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介入模式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886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村发展了才是实现了我国真正的发展,农民安居乐业,才是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而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差距日益扩大,相较于日益完善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缓慢。在步入“以工促农”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党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主张,并要求努力在2020年实现全覆盖,各地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实践尝试。   本文着眼于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问题,从财政支持角度比较分析国内现有的实践模式:“广州模式”、“北京模式”、“宝鸡模式”,通过对三种实践模式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得出由于模式本身对财政补贴力度的要求不同,不同地区依据当地的财政支持能力会选择不同的实践模式,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宝鸡模式”是陕西省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选择。   同时经济结构决定社会结构。从长远来看,我国必然会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需要对“宝鸡模式”进行进一步改良。基于此,本文以“宝鸡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为目标,以养老保险的需求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对影响农民参保缴费意愿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各种因素的权重,从而论证了政府财政补贴对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力。根据对未来陕西省农民缴费意愿、人均收入、人均现金消费支出、财政收入等的预测,立足于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2050年实现城乡统筹的长远发展目标,利用定量精算等方法,对陕西省“新农保”的实践模式进行初步设计,测算出不同年龄的缴费标准及政府补贴水平的动态变化路径,以达到既能保证农民基本生活又可逐步减少政府财政负担的目的。这将为“新农保”在陕西省以及全国进一步推进的实践模式精算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价格机制。价格作为市场供求双方信息的载体,集中体现了供求双方的意愿,并最终促成市场资源实现有效配置。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股票市场渐渐成为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权越来越大,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提出高要求,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信贷规模迅猛增长,信用风险日益增大。贷
职业资格“挂证”在国内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它的“盛行”似乎推动了工程设计发展,实则有损工程设计质量、安全及进度,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在这场国家大力治理“挂证”的过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东、中、西、东北地区差距显著。在利率浮动受管制的现状下,金融信贷是我国货币传导的主要渠道。而长期实施中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我国城市化推入加速阶段。城市群作为区域城市化的载体,逐渐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成为区域参与国际和区域竞争的基本单位。同时,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成
偏正态分布在生产、经济、金融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近几年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许多专家学者给出了关于偏度参数C的不同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的方法μ,然而对于位置参数尺度参数σ2
网络消费是指消费者利用一切互联网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互联网为居民在网络上进行消费提供了技术基础,由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网络消费兴起的根本原因,而网络自身
<正>巡视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要在全面了解情况、深入了解问题、加强互动沟通、提升自身能力等方面下足工夫,多渠道、多方位地发现和
<正>中国制造的照相机品牌众多,有些品牌可以归类,有些则无法归入一个类别里,如:大来牌、七一牌、幸福牌、蓝天牌、跃进牌、晨光牌、长乐牌、长虹牌、东风牌、风光牌、飞跃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