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仅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1%。其特点是较高的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易转移至肺、肝和骨骼。远处转移患者存活率低于未转移者。目前,对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治疗手段仍是以手术联合放疗或者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长期的生存率偏低,治疗效果不佳。由于缺乏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SACC治疗存在局限。随着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和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能否找到更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对诊断和治疗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有重大的意义。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它导致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上皮细胞转化为间充质细胞。Slug是EMT的转录因子,具有锌指结构,在EMT进程、癌细胞的入侵和转移、维持干细胞的特征中发挥重要作用。SACC肿瘤组织中,Slug蛋白表达升高且在其侵犯神经过程中Slug沉默可下调EMMPRIN,上调E-钙粘蛋白的表达,抑制EMT。BTB域是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序。BTB/POZ结构域蛋白7(BTBD7)含有保守的BTB/POZ蛋白交互作用基序,包含明显的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包括甲胎蛋白(AFP)1,CAAT增强子结合蛋β,GATA,激活蛋白等。近年来,BTBD7被认为是促进上皮组织重组和分支结构器官形成的调控因子。局部BTBD7高表达会引起Slug、E-钙粘蛋白的局部改变以及提高上皮细胞能动性。此外,BTBD7参与肺癌侵袭转移过程和肝细胞癌中的EMT。然而,BTBD7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作用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TBD7和Slug在SA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BTBD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其表达在SACC中的意义;通过基因沉默技术,进一步研究BTBD7沉默对高侵袭性SACC-LM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增殖能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TBD7沉默后Slug以及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BTBD7在SACC中的生物学机制,为SA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收集因病损手术切除的66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组织蜡块和15例正常的唾液腺组织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TBD7及Slug蛋白在SACC组织和正常唾液腺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检验BTBD7与Slug在SACC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类型,远处转移的相关性。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BTBD7阳性与BTBD7阴性患者生存率的差异。COX多元比例风险分析探寻影响SAC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3、细胞免疫荧光检测BTBD7及Slug在SACC-LM细胞及SACC-8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4、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SACC-LM细胞中BTBD7基因的表达,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TBD7、Slug以及EMT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5、细胞划痕试验检测BTBD7基因沉默后SACC-LM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BTBD7和Slug多为高表达,而在正常唾液腺组织中多为不表达或者低表达。BTBD7和Slug表达增高与SACC的TNM分级,组织类型、远处转移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BTBD7与Slug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在Slug阳性表达的组织中,BTBD7阳性表达率为70.2%(33/47)。2.根据66位患有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术后随访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BTBD7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低于BTBD7阴性表达的患者。COX多元比例风险分析表明BTBD7阳性表达、Slug阳性表达和肿瘤的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BTBD7阳性表达的患者的生存风险是阴性表达患者的3.287倍。3.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TBD7和Slug在SACC-LM和SACC-83细胞系中呈阳性表达。BTBD7阳性表达主要是位于两种细胞的胞质,Slug在两种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4.qRT-PCR技术和Western bolt技术检测发现,BTBD7基因沉默后,SACC-LM细胞中,BTBD7、Slug、MMP9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相反,E-钙粘连蛋白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5.沉默BTBD7基因,明显抑制SACC-LM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细胞的增殖能力未见明显的影响。结论: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BTBD7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较低,预后差,预示其在SACC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LM中,BTBD7基因沉默后能显著提高Slug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调控金属基质蛋白酶9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提示在SACC中,BTBD7可能作为Slug的上游基因调控肿瘤的EMT进程,为SACC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生物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