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隔离症CT诊断及应用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儿童肺隔离症CT表现特点并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隔离症CT表现。14例多层螺旋CT检查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或最小密度投影(MIP或MiniIP)及曲面重建(CPR)图像后处理。对其中12例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分别重建冠状位MIP图像评分,比较两者对肺隔离症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差异;将单纯横轴位与横轴位结合重建对异常供血动脉显示评分;均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评价各重建方法对肺隔离症及其相关畸形显示图像质量。 结果:1.叶内型14例,叶外型7例;其中支气管肺前肠畸形3例。左肺10例,右肺11例。CT表现为多发囊性变伴其内结节或团块影2例,实变内多发囊性变5例,实性肿块伴周围肺低密度区5例,实性肿块9例。横轴位扫描发现10例异常供血动脉。2.动静脉期分别重建冠状位MIP图像对动静脉显示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横轴位与横轴位结合重建对异常动脉显示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经多种重建方法处理图像更直观显示异常供血动脉10例,发现回流静脉9例,显示支气管肺前肠畸形3例,肺发育异常及其它系统畸形共14例。VR重建对异常血管及气道显示最佳,CPR对支气管肺前肠畸形之异常通道显示较好。 结论:肺隔离症CT表现具有多样性,叶内型以囊性或囊实混合病变最多见,叶外型以实性肿块为主要表现,支气管肺前肠畸形可见隔离肺与食道或胃异常交通。单纯动脉期扫描结合重建即可满足诊断要求。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异常动静脉、与胃肠道交通情况及伴发畸形,为儿童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文中回顾了稻麦等作物矮化育种到最佳株型设计或理想株型育种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株型和理论株型的理论,总结了理想株型育种的成就,提出理想株型模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受光姿势好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特征,如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发病年龄临床类型及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等,与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观察其与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风险以及病情进展的预
1986年7月,我们在徐闻县前山糖厂蔗区国称农场甘蔗专业户杨茂德承包种植甘蔗70多亩,其中有10多亩桂糖11号发现赤条病。1987年6月上旬县农科所春植蔗品比试验田粤糖 B80/101
目的:对比分析拉莫三嗪治疗农村和城市儿童癫痫的疗效差异。方法:1.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并使用拉莫三嗪治疗的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
课题一、ANGPTL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背景和目的:冠心病是多因素疾病,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某些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
目的: (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特点。 (2)探讨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脑卒中后小腿深静脉血栓(DVT)的可行性。 (3)应用超声造
目的:  通过特异性的不同内吞途径化学阻断剂研究EV71入侵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机制,从而为探讨EV71感染神经系统损伤的致病机理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临床抗病毒治疗及疫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和Ki67在鲍温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鲍温病标本27例,正常皮肤15例。 结果:①环氧合酶-2与Ki67在正常皮肤组
目的:   研究近视眼波前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为个体化屈光手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1.选取屈光术前112例患者196只眼,平均年龄26.05±5.35岁(18~40岁),球镜度
【背景】  《电子测量》是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常用电子测量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认识常见的电子测量设备,并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职三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动手实践,但对理论教学不感兴趣,且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依赖性,没有借助教学资源(书本、说明书、教学课件等)进行学习的意识,因此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也相对较弱。常规教学,教师会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