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基呋喃、取代及硫杂环骈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探讨了2-重氮-γ-吡喃酮作为金属卡宾前体与缩硫醛反应,区域选择性合成八元硫杂环骈γ-吡喃酮和2-(1,4-二硫基)-4-吡喃酮衍生物;基于实验数据并参考文献报道,提出并验证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其次,研究了在银-碘双催化剂催化下,炔烯酮与磷叶立德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E)-α-烯基呋喃衍生物。论文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章,综述吡喃酮、炔烯酮和重氮化合物的应用研究。第二章,探讨了以2-重氮-γ-吡喃酮和缩硫醛为同一起始原料,区域选择性构建八元硫杂环骈γ-吡喃酮和2-(1,4-二硫基)-4-吡喃酮衍生物的方法。在醋酸铑催化下,区域专一性得到新型八元硫杂环骈γ-吡喃酮衍生物;在六氟锑酸银和醋酸铑协同催化下,缩硫醛在重氮原位环化,区域专一性得到2-(1,4-二硫基)-4-吡喃酮衍生物。合成八元硫杂环骈γ-吡喃酮化合物的最优条件为:Rh2(OAc)4(5 mol%)为催化剂、无水二氯乙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60 oC,氮气保护。合成2-(1,4-二硫基)-4-吡喃酮衍生物的最优条件为:AgSbF6(5 mol%)和Rh2(OAc)4(5 mol%)为催化剂、无水二氯乙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80oC,氮气保护。各种取代基的2-重氮-γ-吡喃酮与多种缩硫醛,用于合成八元硫杂环骈γ-吡喃酮化合物系列时,发现仅仅含烷基、苯乙烯基、苯基取代基的缩硫醛为底物时反应效果差,其余产物产率为70-90%;应用于系列2-(1,4-二硫基)-4-吡喃酮化合物合成时,仅仅含烷基取代基的缩硫醛为底物时反应性差,其余产物产率为71-87%。总之,首次实现了Rh2(OAc)4催化2-重氮-γ-吡喃酮1与缩硫醛2经过环化反应,合成八元硫杂环骈γ-吡喃酮3。在AgSbF6/Rh2(OAc)4体系中,使用相同的原料得到了具有优良产率的2-(1,4-二硫基)-4-吡喃酮4。该策略提供了构建两种杂环核心骨架,并实现其区域选择性逆转的方法,分离产率高且具有区域专一性。第三章,探索了以共轭炔烯酮为底物,在三氟甲磺酸银和碘的共催化下,与Wittig试剂反应,合成(E)-α-烯基呋喃衍生物的方法。合成(E)-α-烯基呋喃衍生物的最优条件为:10 mol%的三氟甲磺酸银和10 mol%的碘单质作催化剂、无水二氯乙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80 oC,氮气保护。该反应首次实现了共轭炔烯酮与Wittig试剂经交叉偶联反应,合成(E)-α-烯基呋喃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简单温和和选择性高等优点。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精密光学等领域对零件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使用较为普遍的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材料由于其强度刚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良的机械性能引起了
作为固体发动机的热防护层,绝热层若存在缺陷将会加剧绝热层的冲刷和烧蚀,使得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下降,甚至会导致发动机失效等灾难性后果。因此需要准确检测并分析绝热层缺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预测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弧焊质量在线预测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电弧光谱和焊接电信号反映了焊接过程中电弧成分的各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领域出现了高维数据,例如微阵列中基因表达值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等.由于高维数据的出现,传统的多元统计方法和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高维
通过“桥”连接而成的卟啉低聚物或者卟啉阵列是一类具有特殊光物理性能的有机功能分子。由于桥体分子与卟啉之间强的π电子相互作用,使得它们展示出与卟啉单体不同的性能。
工业生产多采用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发酵生产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HA是以荚膜的形式存在的。回应调节物CovR和CovS是双组份单一转
高速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在实际服役过程承受压缩与动态受力的往复循环作用,长期服役条件下其承受弯曲与动态力的疲劳作用。采用有限元技术模拟分析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
偶氮苯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偶氮苯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化,偶氮苯的这种光致变色性使其在化学传感器、聚合物、材料、生物分子和纳米器件等领域的相关
以JL公司的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价值流图描述并分析生产现状,发现生产系统瓶颈,规划了改善项目,主要对生产流程和车间布局、生产计划和生产信息控制等进行改善。论文的主
近年来,原位制备水凝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药物传递、组织修复、伤口敷料等。这些材料的可流动基质可以在凝胶化之前以最小侵入的方式引入目标部位,如组织、器官、口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