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居涎腺恶性肿瘤第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发现涎腺腺样囊性癌具有嗜神经侵袭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包裹、侵犯邻近的神经并沿着神经走行向远处侵袭,为其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困难。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在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研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促进肿瘤的进展。目前,尚无关于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作用的研究报告。目的:1.研究交感神经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的分布特点。2.研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SACC-83、SACC-LM和SCC-25细胞系的表达。3.研究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SACC-LM、SCC-25和Fa Du细胞系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或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ICI118,551预处理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对肿瘤细胞系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4.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系嗜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普萘洛尔或ICI118,551预处理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系嗜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对18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标本和10例正常涎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分析交感神经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不同组织的分布特点。2.对SACC-83、SACC-LM和SCC-25细胞系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并分析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细胞系的表达。3.通过MTT增殖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SACC-LM、SCC-25和Fa Du细胞系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普萘洛尔或ICI118,551预处理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对肿瘤细胞系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4.通过改良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1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系嗜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普萘洛尔或ICI118,551预处理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系嗜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交感神经标志物TH阳性率为72.2%(13/18)。TH染色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或被肿瘤所包裹、侵袭的神经,且神经纤维形态较为粗大;而正常涎腺标本中TH染色广泛而稀疏的分布在腺体组织中,不仅分布于腺体间隔也出现在腺泡上皮之间,呈小点或细小的条索样。2.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均可见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着色,着色广泛分布于肿瘤细胞膜上但并非所有的肿瘤细胞均着色。正常涎腺组织均可见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着色,腺泡上皮细胞呈浅黄色弱染色,腺体导管细胞呈棕褐色强染色,着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上。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SACC-83、SACC-LM和SCC-25细胞系细胞膜均可见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相对而言,SCC-25细胞表达最强,SACC-83细胞表达稍弱,SACC-LM细胞表达最低。4.MTT增殖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够促进SACC-83、SACC-LM、SCC-25和Fa Du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而普萘洛尔或ICI118,551预处理细胞系能够有效地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上述四种细胞系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5.改良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1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能够促进SACC-83和SACC-LM细胞系嗜神经侵袭,而普萘洛尔或ICI118,551预处理细胞系能够有效地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系嗜神经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且和正常涎腺分布特点有明显差异;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和SACC-LM表达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能够促进SACC-83和SACC-LM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嗜神经侵袭行为,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能够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上述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提示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可能通过结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进展,增强其嗜神经侵袭能力。为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本论文主要关注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关副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正在进行,以进一步明确自主神经系统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