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资金是最重要的反哺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提高绩效水平,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企业、政府绩效管理相比,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特点,即具有企业管理绩效和政府管理绩效的双重属性。从一般绩效评估的理论出发,分析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包括评估的本质、功能和特点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新公共服务、城乡统筹等理论。同时,探讨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评估方法,阐释了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过程以及评估模型等内容。根据科学性、重点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绩效评估方法,如合规性分析、主成分分析、DEA分析方法等对资金绩效分析。其中,选取湖南省娄底市、长沙市、岳阳市和株洲市为例,对比分析示范村和非示范村发现:2007—2009年,在不考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示范村产出比非示范村高;考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非示范村绩效水平要高。由于示范村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果有一个过程和时间,绩效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根据典型相关分析,示范村绩效是一种综合性效应,而非示范村没有这种特点。另外,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中的实践和相关案例。整体而言,绩效水平比较突出,也有绩效水平低下的现象。运用线性包络分析、非期望产出分析方法分析2008、2009年湖南省各县市示范村资金绩效,只有一部分处于相对有效状态。基于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治理对策:重塑管理理念,理顺农民、政府、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重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动力机制、引导机制、利益机制、竞争机制、规划机制、监督机制等管理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