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历三十多年的持续增长之后,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放慢,新时期,要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突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位置。随着政府对企业科技投入补助力度的不断加大,明确政府补助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效应以及政府补助发挥效应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相关的文献,虽然不乏有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由于样本选择、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同,研究结果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继续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支出的关系,并加入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处金融发展程度两个影响企业资金实力的因素,进一步考察政府补助对具有不同资金实力的企业研发作用的差异。本文将选择2009-2014年深市、沪市A股中除金融行业以外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效应以及政府补助对具有不同资金实力企业的研发支出作用的差异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检验模型、收集和处理政府补助、企业研发支出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数据,引入企业规模和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哑变量,对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产生激励效应,即随着政府补助的增加,企业用于研发部分的支出也会随之增加;第二,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政府补助对规模较小企业的研发支出存在更强的激励效应;第三,相对于处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政府补助对处于金融发展较落后地区企业的研发支出有更为显著的激励效应。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建议:首先,政府在加大对企业研发的补助力度的同时,要扩大研发补助的范围,让政府补助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企业;其次,对于规模较小、处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区的企业,政府应增加补助,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改善当地融资环境;最后,要加大政府补助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政府补助资金有效运作。文章从结构上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目前中国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的政策和制度背景,以及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支出的现状,根据研究背景的介绍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研究方向;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一方面简要介绍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总结国内外关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相关内容研究的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和局限;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是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影响的相关理论分析介绍,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三个假设命题;第四部分是实证部分,首先根据理论分析确定研究变量、建立实证模型,说明变量的含义和数据来源,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实证结果,同时分析说明产生结果的原因;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部分,根据实证结果得出文章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与已有研究相比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效应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补助和企业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交互项,进一步考虑政府补助对不同资金实力的企业研发效应差异;第二,本文研究采用2009-2014年最新的企业层面数据,在保证研究结果时效性的同时也剔除其他创新主体的影响。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政府补助数据的选择,考虑到工作量非常大以及研发数据手工收集不准确的问题,最终选择政府补助总额作为本文政府补助的数据,虽然政府补助总额与研发补助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具有可替代性且不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