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区域科技发展空间结构与合作网络分析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ft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合作网络。论文从空间计量分析的角度,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引入区域科技研究,以GIS、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传统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工具,建立区域科技发展空间差异的分析框架,定性分析中国区域科技布局的空间差异和动态不平衡性,分析及地图可视化科技布局空间演变模式;定量研究区域空间差异程度,考察我国区域科技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之间的关系,寻求后发地区依靠加快区域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中国区域科技空间差异及其演进过程。论文从科技投入与产出的角度确定科技发展空间差异的评价指标,构建基本分析框架。从地带层次直接比较科技投入产出的绝对差异,东部地区的各项指标均大幅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省域层次通过CV系数和Theil指数分解的结果发现各省域的许多科技指标的空间差异还在不断扩大。通过对科技指标进行全局空间趋势分析后也发现中国的科技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2)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集聚与空间影响范围。从空间统计学的角度考察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集聚状况,北京和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集聚中心,东部沿海地区的科技集聚度较高,西北地区的科技集聚度最低,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科技集聚度处于中间状态。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分析的结果揭示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现象较为突出。通过对科技指标的乘积加权Voronoi分析研究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格局,随着更多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科技迅猛发展,北京一枝独秀的局面有所打破。(3)区域科技合作网络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对中国省域高水平论文合作网络的密度、合作的核心-边缘结构,以及地理距离对地区间论文合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4)区域科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空间分析。主要分析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性不断增强。通过建立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论文最后提出中国区域科技的不平衡发展战略选择,应该发挥区域科技集聚地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科技合作,优化区域科技布局,实现区域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其他文献
罕见病(Rare Disease)一般是指受累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在0.651%—1%以下的疾病或病变。由于诊断困难,治疗上无选择余地,有时还可能由于遗传和预后涉及的伦理问题等原因,一直
2015年7月,津巴布韦。狮王塞西尔身中数箭逃亡40小时,最终倒在美国牙医的枪下。塞西尔因帅气的黑色鬃毛且不惧人类,被大家称为“狮王”。狮王那标志性的头颅被割下。2016年6
期刊
本文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暴跌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股价暴跌风险也会随之降低。此外,除财务信息质量外,非财务信息质量的改善同样有助于抑制股
中职学生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愿意学习系统知识;专业课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思维敏捷,思想活跃,表现欲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要积极寻求恰当的
1结构及工作原理增扭装置按照机械反馈原理设计,其结构见图1。行走时地面阻力的大小传给增扭器,增扭器即按行走所需动力的大小自动张紧或放松行走皮带,使皮带处于小负荷状态下工
本研究选取湖南郴州桂阳县烤烟为供试材料,分析了其组织结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矿质元素、香气物质和感官质量;并将湖南郴州桂阳县烤烟与我国云南、贵州和河南优质烟区烤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越来越注意到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发掘效益,求得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在21世纪,处于全球经济最亮点的东北亚地区,必将成为全球发展
横波速度测井曲线是叠前地震反演必不可少的资料,在储层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研究中比较缺乏。考虑到地下储层的复杂多样性,为了准确求取地下储层的横波速度曲线,通过对
作为商业银行业最古老的风险之一,操作风险从商业银行产生伊始便已存在。然而长期以来,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并没有受到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的足够重视。上世纪
宗教和教育可谓一对“孪生姊妹”,它们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孕育,并在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相互依存,无分彼此,它们一同为人的精神世界的进步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