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费用在企业内部发生的次数频繁,空间广泛,极其容易产生违规、舞弊与失控。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实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活动与持续发展,对其经营目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我国政府对此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如《会计法》明确“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把这一规定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财政部先后颁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之“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一系列用于指导全国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文件,对加强我国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防范财务风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还不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还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作指导。
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经由财政部会签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先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中国企业首次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基本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由于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着循序渐进、稳步推开的原则,有关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尚未出台,诸如有关内部控制的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等制度规范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企业如何贯彻实施内控基本规范还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因势利导,选择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作为研究内容,目的是通过具体项目的研究以点代面举一反三,对全面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导论。在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与综述,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研究、成本费用的基本概念研究以及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等内容。近年来,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工作者极大关注,成为了财务会计界继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之后的又一热点课题,与此同时,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相继推出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此为依据,成本费用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从而为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大量的实证案例。
第2章,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由于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众多方面,从人、财、物到思想、观念、文化等均有若干联系,所以,国内外学者对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理论基础的认识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特征,笔者认为从多种角度去加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笔者认为,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广义信息论等相关理论,应该作为我们研究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指导思想。
第3章,基于公司治理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环境分析。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并指出了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环境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性。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反舞弊机制等。可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必要前提。
第4章,风险管理导向下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探析。2004年10月份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在1992年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的相关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该框架强化了风险管理,涵盖了原有内部控制的合理内容。风险管理的兴起对内部控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在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5章,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研究。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为了降低涉及成本费用的各项风险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实现情况的业务流程,其目的是为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来看,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不相容岗位分离及授权审批;(2)成本费用预算;(3)成本费用执行控制;(4)成本费用核算;(5)成本费用分析与考核。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降低涉及成本费用的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以及增强会计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条件,授权批准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成本费用预算是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的成本费用开支计划,它以货币表示未来特定期间成本费用的详细计划和目标,并以计量方式表示未来成本费用的计划。成本费用执行控制包括:材料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控制、期间费用控制、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控制和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等主要业务流程;产品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首先,要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其次,要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再次,要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最后,要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分析与考核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和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6章,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信息与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本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XBRL报告和ERP系统在我国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成本费用内控信息系统面临的内控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这些内控环境与成本费用内控信息系统的组成元素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成本费用内控信息系统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适应内控环境变化和处理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必须是在较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成本作出的反应,否则时过境迁、效率低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现代企业面临内控环境动荡的严峻挑战,变化和不确定性是新的竞争环境下的标志,柔性成本费用内控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内控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第7章,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关于柔性内审系统和CSA变革。研究企业内部审计系统柔性,需要充分认识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及其特性,分析企业内控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并构建企业内部审计系统柔性及其框架。本章从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入手,分析其特性,界定其内部审计系统柔性与刚性的内涵,对内部审计系统柔性与刚性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为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的实现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