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冬季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湖南8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2-2004年温度数据,试图研究湖南冬季气温及其异常的气候特征;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环流指数及其它资料,探索引起湖南冬温异常的海温异常、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并初步评估城市化对湖南各种类型地面气象观测站冬季气温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湖南冬季气温、冬季气温标准差随着纬度的上升而下降。1962-2004年湖南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以2月变暖最明显。冬季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有增温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的增温趋势地域分布大致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型,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分布呈北高南低型。1988-1989年前后冬季平均气温发生了均值突变。冬季和12、1、2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都未发生趋势突变。湖南88个观测站冬温距平、冬温年际异常、冬温年代际异常时间序列均具有一致变化特征。   (2)使用三种不同的冬温时间序列(冬温距平序列、冬温年际异常序列、冬温年代际异常序列)进行分析时,冬温异常的影响因子有区别。影响湖南冬温年际异常的秋冬季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关键区有6个,为区域1-区域6;影响湖南冬温距平的秋冬季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关键区有10个,为区域7-区域16,其中,区域9包含区域2,区域10包含区域4。影响湖南冬温年代际异常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滤波前的关键时期是前两年春、前两年夏,滤波后的关键时期是前两年冬、前一年秋、前一年冬、本年秋。湖南异常暖、冷冬年的大气环流背景有明显区别。在暖冬年冬季,1000hpa高度场呈现北大西洋涛动(NAO)遥相关形势;在冷冬年冬季,500hpa高度场呈现负PNA(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形势。四个NINO区海温在暖冬年为正距平,在冷冬年为负距平。   (3)用虚拟乡村站模拟纬度、海拔高度、经度等自然因素对城市站气温的影响,城市站逐年热岛效应用实际测量气温减去虚拟乡村站气温表示。湖南冬季热岛强度在1962-2004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62-1985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08℃,1985-2004年为0.15℃。中等城市站热岛效应大于次小城市站,次大城市郊区站出现了冷岛效应。湖南冬季热岛效应与冬季风速呈负相关,与城市人口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对暴雨回波进行了多尺度识别,分析了不同尺度回波的发展演变特征,考察了TREC和多尺度识别方法对暴雨lh累积雨量的预报能力和效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
最近研究表明,初始场中即使只含有小振幅、小尺度的随机初始误差,也会影响短期的确定性中尺度数值预报,这种误差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湿物理过程和大气流型结构等大气内在不
提起夏明翰,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首被著名诗人萧三称为“最好的一首革命诗”、后来被编入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加强党性修养是增强党性的重要途径。在进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认真学习、研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是一种行星尺度、向东传播的对流-环流耦合波动,它不断与下垫面的海洋相互作用,强烈影响着热带和热带外地区天气与气候。然而,目前的气候模式大都不能很好
本文从冻雨的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垂直结构特征、个例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试验5个方面对贵州冻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历史观测资料,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法分析了44年冻雨日数
本文利用JTWC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及多套大气、海洋及海气通量资料及中尺度数值模式,揭示南海上层海洋暖异常影响热带气旋生成及维持的物理机制。发现南海热带气旋的生成具
本文主要根据1948~2005近60年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研究了El Nino事件分类问题,并给出了不同类型E1 Nino事件的大气、海洋场特征。通过一个OGCM,分析了形成这些类型E1 Nino事件的
首先建立了一个区域和近海三维斜压海洋环流模式,模式采用自由海面起伏和适合处理陡峭地形的η坐标。为了解决中国近海大范围的水边界问题,建立了一个三重嵌套区域海洋环流模式
报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读者流失,广告收入减少,传播力、影响力下降,引领舆论的功能在弱化。对于报业困局出现的原因,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认为,从根本上说,这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