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优化了斑点叉尾鮰鱼皮胶原的提取工艺,同时测定了该胶原的物理化学特性。然后以鱼皮胶原为原料,探讨了胶原膜的制备工艺。通过对胶原膜改性,得到了热稳定性高、耐水性强、韧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的膜材料,最后研究了该改性胶原膜材料对单宁的吸附性能。本文首先优化了鱼皮胶原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所提胶原的基本特性。鱼皮胶原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酸浓度0.5mol/L,冷冻干燥鱼皮:乙酸=1:100(g/mL),胃蛋白酶添加量为1104U/mL,提取时间54h,提取温度4℃。经氨基酸分析、傅立叶红外扫描、SDS-PAGE电泳等研究表明:所提鱼皮胶原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万,变性温度为33.0℃,具有Ⅰ型胶原所特有的氨基酸组成,并且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保持完整。其次研究了胶原的成膜性,得出了胶原膜的最佳成膜条件为:以0.1mol/L的乙酸为成膜溶剂,胶原与溶剂的配比为15g/L。胶原在低温下(<10℃)溶解12h,采用超声波脱气10min,以有机玻璃为成膜介质。在30℃,RH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干燥24h后小心揭膜,保存于25℃,RH50%的干燥器中。实验通过戊二醛、甘油、聚乙烯醇对胶原膜进行交联和共混改性以提高其膜性能。选择膜的溶解性、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为评价指标来考察不同改性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改性膜配方为:胶原浓度15g/L,甘油添加量0.2%,25%的PVA添加量0.6%,25%的戊二醛添加量0.2%。最后研究了改性胶原膜材料对单宁的吸附性能如:吸附时间、膜的添加量、吸附平衡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酸浓度为100mg/L时,改性胶原膜的适宜添加量为4g/L,单宁酸的去除率能达到70%以上,并且在35℃和45℃条件下,Langmuir曲线能较好地拟合胶原膜对单宁酸的吸附效果。当单宁酸初始浓度为50 mg/L、100 mg/L、200mg/L,并且膜的添加量为4g/L时,单宁酸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0.04mg/g、23.47mg/g和31.24 mg/g,该浓度下胶原膜对单宁酸的吸附符合拟二级速度方程。此外,50%乙醇对单宁酸的解吸效果良好,并且胶原膜经过解析后可以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