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作用下延安地区黄土崩塌形成的机理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崩塌是延安地区较严重和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大量的现场调查和理论研究表明,降雨作用是延安地区黄土崩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降雨作用下延安地区黄土崩塌形成的机理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调查延安宝塔区典型黄土崩塌点,分析了延安地区黄土崩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的劣化试验,分析了干湿循环作用对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和对黄土节理裂隙的影响;依据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以及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分析了降雨作用对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根据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隐患体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分析了降雨作用以及干湿循环作用对其稳定性系数的影响;使用Geo-Slope软件,分析了不同的降雨时长和降雨强度对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形成的影响,以及降雨作用下节理裂隙对拉裂-滑移式黄土崩塌形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延安地区黄土崩塌形成的内因主要包括:土体性质、黄土节理、坡体形态,外因主要包括:降雨作用、冻融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干湿循环作用导致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土体内部节理裂隙扩展延伸,并最终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基质吸力对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有贡献作用,降雨会降低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和抗剪强度,使得坡体的稳定性降低;随着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的增加,拉裂-滑移式崩塌隐患体的稳定性系数逐渐减小;节理裂隙的存在使得雨水沿着裂隙进入黄土坡体,雨水的作用使得土体的抗剪强度不断降低,节理裂隙不断扩展延伸,随着裂隙沿着软弱面贯通,拉裂-滑移式崩塌随之发生。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粮价飙升和我国今年粮食主产区干旱日益严重,粮食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改善国家粮库的布局和结构,适应现代储粮的需
地震发生后对灾区的建筑震害进行调查分析,是检验和改进结构抗震设计的有效手段。汶川地震后的灾害调查发现,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出现抗震设计所预期的“强柱弱梁”的
本文在弹性力学动力范畴内,研究了带有覆盖层的圆孔和圆形夹杂对SH波的散射问题。利用复变函数法、波函数展开法以及移动坐标技术求解了具有覆盖层的圆孔和圆柱形夹杂在SH波
我国高速铁路处于全面建设期,设计运营速度达350km/h的京沪高速铁路今年6月即将通车。高速列车设计运行速度提高带来两个问题:一,铁路沿线噪声污染日趋严重:二,高速列车运行产生的
当前,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在发展中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固体垃圾处理途径。论文根据合肥市滨湖新区现状和规划,预测垃圾量和组分,提出区内固体垃圾综合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方案,对当
施工索赔一直以来都是合同管理方面的研究热点,但是通过查找文献发现,目前的施工索赔研究的目标主要限于索赔概念,索赔原因,索赔分类等等,而对于施工索赔证据这一决定着施工索赔成
结构消能减振技术是一种结构控制技术,它是通过在结构的适当位置安装消能减振装置,利用这些装置的耗能来减小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国内外对变阻尼减振装置的研
引黄水库水普遍存在着夏季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现象,随着污染的加剧,传统处理工艺越来越难满足日益提高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针对引
为了满足下部大空间、上部小空间结构的需求,一种带有梁式转换层的新型结构应运而生。此种换层结构的受力性能复杂,对建筑的安全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对转换梁受力性能的研究
车辆荷载是埋设在路面下的管道所承受的主要荷载之一,随着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埋地管道的失效与破坏问题已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故研究车荷载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