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总体死亡率低,但仍有部分发生复发和转移,而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良。BRAF V600E是乳头状癌中较为常见的突变基因,伴有突变的患者多预后不良,但机制有待解析。肿瘤内部具有复杂的异质性,其中免疫微环境稳态的破坏可造成内源性宿主免疫监视功能失衡,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从而使肿瘤获得更高的侵袭性,最终导致预后不良。本研究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总体死亡率低,但仍有部分发生复发和转移,而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良。BRAF V600E是乳头状癌中较为常见的突变基因,伴有突变的患者多预后不良,但机制有待解析。肿瘤内部具有复杂的异质性,其中免疫微环境稳态的破坏可造成内源性宿主免疫监视功能失衡,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从而使肿瘤获得更高的侵袭性,最终导致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索PTC中BRAF V600E突变与免疫调节分子及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关系,从而总结BRAF V600E突变与否的PTC中存在何种肿瘤免疫微环境特性,为相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方法: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0例PTC患者组织芯片进行BRAF V600E和免疫调节分子PD-L1、PD-1和VISTA及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CD3、CD8和Fox P3的检测,分析BRAF V600E表达与免疫调节分子及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关系。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BRAF V600E与PTC临床病理参数及免疫特征的相关性。结果:BRAF V600E突变率为61/108(56.5%)与TCGA数据库中59.1%的突变率,有较好的一致性。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88.5%vs 44.7%)和VISTA(75.4%vs 53.4%)高于BRAF WT(野生型)患者。相反,PD-1在BRAF WT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4.8%vs.21.3%)。虽然高CD8表达在BRAF WT标本中更为常见,但差异不显著。此外,BRAF V600E和BRAF WT肿瘤中CD3和Fox P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基于TCGA数据分析显示,BRAF V600E和BRAF WT肿瘤中PD-1、VISTA及CD8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D-L1、Fox P3及CD3在BRAFV600E组表达量的平均秩次均高于BRAF WT组(P<0.05)。此外,BRAF V600E组中PD-L1、Fox P3均低表达时,患者总生存期更长,预后更佳。BRAF V600E突变虽然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但与TNM分期有关,这与组织芯片提供的病理信息分析一致。并且还与肿瘤有无复发或进展、腺体外侵犯及病理分型有关(P<0.05)。结论:BRAF V600E突变的PTC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受到抑制,导致宿主免疫监测功能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我们通过分析其与免疫调节分子和浸润性免疫细胞的潜在关系,或许能为相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为靶向治疗BRAF V600E突变患者挖掘出新的靶点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我们将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相关血液炎性标志物—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OSAS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或住院期间疑似诊断为OSAS患者169例,均已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其中女性55例,男性114例,且采集全部入选人群的血常规信息。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
目的:探讨舌下免疫治疗单一尘螨致敏和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AR)疗效及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始接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LIT)并成功随访的患者120例,仅一种致敏物质引起的AR患者组有56例,这些人中圆满完成24个月SLIT治疗的患者达25例;非一种致敏物质引起的AR患者组有64例,其中圆满完成24个月SLIT治疗的患者达2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并记
目的:探讨主观感觉评估与解剖结构及鼻功能测量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3例。分别应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鼻塞主观症状;Lund-mackay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系统评估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结果;鼻声反射、鼻阻力测量评估鼻腔通气情况,采用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 NP)患者出现无症状气道高反应(asymptomatic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AHR)的预测因素及价值,为临床评估气道高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并已行支气管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对比不同临床分期梅尼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前庭功能特征,旨在更加全面地评估梅尼埃病患者分期,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的88例梅尼埃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鼓室组(接受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内科治疗)与内科组(仅接受内科治疗),比较两组间的听力和眩晕控制疗效,评估鼓室组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Th17细胞的水平,初步探讨其在AR的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47.5%;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59.2%,特异度为59.4%。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显著高
目的:通过OCTA定量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黄斑区以及视盘周围的微循环和结构改变,探索能够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无创有效监测指标。方法:该研究属于一项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和健康人,进一步将DM患者分为DKD组(合并糖尿病肾病)和非DKD组(不合并糖尿病肾病)。应用光
目的:空气污染物的成分非常复杂,且不同地域、不同污染源和不同气象条件下差别迥异。PM2.5作为空气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与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大量前期研究证实,PM2.5通过加重鼻黏膜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加重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炎症状。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其中,辅助性T细胞9(Th9)作为新发现的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生过程的炎症细胞,通过分泌IL-9参与变应性鼻
目的:利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评估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脑血流灌注改变与OSAHS疾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在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首次就诊、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证实的中重度OSAHS患者26例,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