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粤北土地石漠化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石漠化是我国南方土地荒漠化的重要类型,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粤北岩溶山区是石漠化土地演变的典型区域,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南方石漠化监测与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讨论国内外石漠化土地研究现状、3s技术发展和遥感影像解译方法的基础上,以生态基准面概念为理论依据,在综合性、主导性、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选取基岩、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指标,建立了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通过设立野外训练样区,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地理空间和影像空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立了各级石漠化土地的解译标志;在Arcview3.3软件平台下,运用目视判读方法,完成了粤北岩溶山区阳山、英德、连州、乳源4县市的1974年MSS影像、1988年和2004年TM影像三期遥感数据的解译,获得近30年来粤北石漠化土地的时空演变图,以及1974~1988年和1988~2004年两个时期石漠化土地变化系列图件,这些图件反映了近30年来粤北4县(市)石漠化土地演变的情景。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空间分析测算模型、动态转移矩阵和相对变化率,从多个角度对30年来粤北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30年来,4县(市)石漠化土地面积逐步缩小、,逆转速度不断加快,1974~1988年为石漠化土地缓慢逆转时期,1988~2004年为石漠化土地加速逆转时期;(2)石漠化土地的发展和逆转以其与林地之间的转化为主,不同等级的石漠化土地之间也互相转移,并向程度逐渐减轻的方向发展;(3) 30年来,除阳山中东部、乳源西北部等地仍保持成片分布的格局外,其余地域的石漠化向零星分布、地块缩小、程度降低的空间格局演变。在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幂模型和综合增长模型对本区未来32年石漠化上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到2020年本区石漠化土地将减少至418.76 Km~2,到2036年减少至342.41 Km~2,粤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土地仍将继续逆转。
其他文献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广西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历练平台,考验着本土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促进本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本文以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笔者担
通过对国外污水处理公司技术方案中的工艺流程特点、曝气方式、运行费用等比较与分析, 提出了较适合南平纸厂制浆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案。
根据国内外相关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立足于构建完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网络,对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本运行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以此为
1946年4月8日,叶挺、博古(秦邦宪)、王若飞、邓发等同志从重庆乘飞机返归延安途中,不幸在离晋绥边区行署所在地山西省兴县城不远的黑茶山撞岩遇难,这么多高级干部同机遇难,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的临床特点、脑脊液检查意义、治疗现状,为其及时准确诊断、治疗选择、疗效观察等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
先秦时代由于年代久远,藏书情况只能从传世文献的记载中略知一二,但出土文献为先秦藏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与新史料。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与文字研究,使商代王室的所藏之书
<正>(接上期)权衡了解了以上原理以后,我们就明白了,自觉意识、自制力的培养应该从何处着手了。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在多重需要的冲突中形成权衡意识,让孩子从小学会为了长远的
期刊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幸福与德性、至善、快乐的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他们都强调把幸福建立在德性之上,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个体幸福与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