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库流域湿地作为重要的人工湿地,其功能不再局限于防洪蓄水和调节水系径流等方面,其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以及休闲、旅游的社会功能逐步受到重视。然而过度的开发利用对湿地资源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湿地生态系统破坏、湿地面积萎缩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水库流域湿地遭到了破坏,也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无法充分的发挥。如何对水库流域湿地进行保护,并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水库流域湿地公园是依托水库流域湿地建立的,以湿地生态保护为核心,兼具水质净化、防洪蓄水,并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保护的湿地区域。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的建立,不仅对原有受损的湿地环境和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恢复,发挥其生态功能;而且在保护的同时合理利用水库流域湿地并发挥其社会功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对水库流域湿地各项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研究阅读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国内外关于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当前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其次从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两个方面,对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和蟠龙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从规划主要内容、设计理论、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等方面对水库流域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沂源田庄湿地公园进行了规划设计。在对沂源田庄水库流域湿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的特色,生态系统的内在关联性联系以及景观营造的现实需要,将田庄湿地公园空间总体布局为“一心、两轴、六区”的结构,六区分别为入口管理服务区、湿地净化展示区、田园风关游览区、荷塘游览区、生态保护林区、地域文化游览区。根据各个功能分区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及景观特色,营建了一系列湿地景观,丰富了景观层次并对各个功能分区的特色进行了展示,对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湿地公园在规划的同时结合设计运用技术手段,对湿地公园的水质净化以及水源补给能力进行加强。针对田庄水库流域湿地受水库季节性水位影响容易对湿地公园内湿地景观造成影响这一特点,利用梯田式地形与缓坡的形式消解水位与湿地之间的高差,借此打造湿地景观。为应对水库流域水位变化对湿地公园堤岸的冲击影响,针对不同的水位情况以及功能需求,分别采取了“复合式护坡”、“石笼护坡”、“种植带护坡”以及“自然草皮护坡”形式,稳定了堤岸,营造了亲水空间。在湿地公园植物造景方面充分考虑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景观营造、水质净化等要求,引种了观赏树种、湿地植被、以及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抗污染性、和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制定了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经过以上规划设计,田庄湿地公园总体上形成了以湿地保护、生态系统恢复为主的生态功能和以湿地休闲、旅游为主的社会功能两者有机结合水库流域湿地公园。在水库流域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指导还要依据水库流域湿地的功能定位、湿地资源现状、水文条件、湿地生态保护及湿地生态旅游需求,制定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保障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生态功能以及各项功能的发挥。使水库流域湿地公园发展成为集水质净化、防洪蓄水、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