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立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借贷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泛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主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2011年下半年以来,温州等地爆发了民间借贷危机,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民间借贷及其风险防范、危机处置乃至政策立法的广泛热议。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视角,阐述了我国现行民间借贷立法的现状,分析了现行民间借贷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结合当前温州等地金融试点改革,借鉴境外民间借贷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提出建议。在结构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我国现行民间借贷立法的现状。首先,介绍了民间借贷的界定。其次,介绍了民间借贷的性质,通过阐述温州民间借贷的形成发展过程来说明民间借贷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民间借贷又有诸多法律特征,是一种法律现象。再次,从四个层面阐述了我国现行立法对民间借贷的规制:1、肯定民间借贷的合法性;2、否定部分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效力;3、对民间借贷活动涉及的违法犯罪进行处罚和打击;4、引导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现行民间借贷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现行立法导致金融抑制。阐述了现行立法仅仅保护比重较小的传统意义上的民事性民间借贷行为,而对比重较大的经营性民间借贷行为持排斥态度,导致民间借贷这种“草根金融”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2、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监管。阐述了民间借贷不仅没有被“堵”住,反而越来越壮大的事实,但政府却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监管,从而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呈现出无序乱象;3、禁止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为的规定形同虚设,主要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变相的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为普遍存在的事实来进行说明;4、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法律界限模糊。首先阐述了二者法律界限模糊的具体体现,其次通过对“吴英案”的剖析,进一步揭示出二者法律界限模糊的问题;5、有关高利贷的立法缺失,主要从高利贷的认定困难,打击高利缺乏法律依据等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第三部分对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提出建议。首先,从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切入,从四个层面论证了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必要性:1、高息民间借贷具有诸多危害性;2、温州危机凸显出让地下金融浮出水面的必要性;3、实践证明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4、事实上我国正规金融对民营经济的补给不足。其次,通过介绍美国、日本、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民间借贷及立法实践,以及今年以来我国地方版民间借贷立法的先行先试实践,总结其中可供我国民间借贷立法借鉴的亮点所在,阐述了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可行性。再次,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立法建议:1、制定规制经营性民间借贷的专门立法,重点对放贷主体的准入、资金来源、借贷利率等进行规范;2、完善民间借贷的监管规则;3、放松对非金融企业之间借贷的限制;4、进一步界定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限;5、建立高利贷刑事责任制度。
其他文献
2006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确立,使得事务所需要针对新的审计模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在审计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基于这一特定背景,本文试图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确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带来信息交流便捷快速的同时,也使得获取和利用个人信息的范围和途径越来越广,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恶意泄露和非法使用的情形层出不穷,对公
休闲农业的对象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农业。休闲农业的本质是人类用宽松的心态,通过农业领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休闲方式,具有与自然的交融性和文化综合性的鲜明特点。除了丰
在全球化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各国政府的中心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开始进行政府改革,探索新的政府管理模式,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行政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在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资源紧缺的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问题是相互矛盾的。近些
<正>近年来,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
工业旅游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理论尚不
<正>肾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肾的良性肿瘤,随着CT、MRI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检出率越来越高,在影像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双侧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还是不多见的。
期刊
本文对玉屏“中国油茶之乡”油茶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油茶资源及品种类型进行分析。
<正>日本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写着自己姓氏的门牌(日语叫表札)。这种表札就像中国古代大户人家在门上高挂的写着"陈府""王宅"的牌匾,或现在农村屋檐下大门两边挂着的写着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