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个性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求的教学。由于中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暴露了中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信息技术》是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于2020年1月发布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课标,新课标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APT教学模型是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技术工具(Technology)、教学方法(Pedagogy)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求的教学。由于中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暴露了中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信息技术》是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于2020年1月发布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课标,新课标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APT教学模型是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技术工具(Technology)、教学方法(Pedagogy)和教学评价(Assessment)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型,可以实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本文选取《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需要,通过聚类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融入APT教学模型,分析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对比实验法,进行中职《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研究。首先,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从企业的就业需求出发,确定教学重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难点,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构建了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将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分为优等稳定生、次优拓展生、中等潜力生以及普通提高生四种类别。其次,结合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差异性的需求,引入APT信息化教学模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前期分析,探究了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现为课前自主探究、课中互动协作以及课后反思提升三位一体阶段。结合个性化教学设计与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构建了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框架,打造个性化的智慧教学课堂。最后,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流程,选择中职《信息技术》图文编排模块,进行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与实践,并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体现个性化教学效果。在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教师方面,学生对于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技术工具以及教学资源的设置均非常满意。通过数据分析和问卷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职《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可以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实现了中职个性化教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课堂话语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英语课中教师话语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也是实施教学的工具。然而对教师谈话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大学和高中阶段。在比较这两类教师的教师话语时,大多数研究都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课堂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刚工作几年的新手教师和经验丰富的熟练教师在教师话语上也有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对比研究初中英语课堂中新手
在当今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中,平台和内容生产者似乎都在追求“快”,视听元素在传播链条中越来越突出,深刻改变着传播的形态、路径和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新媒体时代的图文讲究精简有趣,短视频这个“轻骑兵”已经催生了“全民拍客”的诞生,而VLOG的入场更是将“小我”搬上了移动荧屏。然而,“快”是受众内容取向的唯一方向吗?现象级慢直播的“出圈”与亿万“云监工”的走红都在验证一点:无论快慢,能否让受众产生共识,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共安全需求的持续增长,社会防控工作亟需更多安防与监控行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为此,人才培养目标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变化的中职Y学校,设置了“安防与监控技术”专业,开设了《智能家居安防技术》专业课,培养“安防与监控”行业一线岗位所需的安防管理系统安装、维修、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智能家居安防技术》课程教学中
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视频学习方式被中职学生广泛接受,在海量的互联网视频中快速地筛选视频内容,高效地学习视频知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教学视频的思维导图自动生成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视频摘要,方便学生了解视频内容和形成知识框架。基于生成的思维导图在中职学校设计并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为了解决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外语教学理论,经过近12年的发展,“产出导向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受到了外语界专家和教师们的热切关注。但是,把“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如何将这一革新的教学理论融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或矛盾,学生和教师有什么样的反馈和评价,这些都有待实践的检验。本研
乡村基层治理作为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对于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参与和管理村庄公共事务的重要自治载体,它在运行过程中与乡村治理结构中其他主体存在着诸多交集与互动。村民委员会一方面接受乡镇政府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汇报工作,其良性运行能够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民主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但是随着乡村基层治理环境愈加复杂,
新高考背景下的“六选三”“多次考”“走班制”等教育改革打破了高中文理科的学科限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利。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成为全社会和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构建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为学校建设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参考。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7所普通高中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全面落实和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主干内容,是推动和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材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校本教材已经逐渐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新焦点。2020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教材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课程核心素养,精选教学内容,发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更好的落实和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