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不断涌现,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大部分投资者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把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了职业经理,由此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经营者逆向选择,委托人通常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促使经营者实现委托者目标,而经营者的业绩具有不可观察性,委托人只能通过对绩效的评价来度量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从而更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在复杂纷呈的股权结构下,如何处理股东、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潜在投资者的利益,成为企业业绩考核必须考虑的内容。而现代企业集团的业务范围和管理幅度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生产和经营的程序日趋复杂,母子公司体制逐渐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与管理成了一个新的难题,在集团内部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越来越受到集团出资人和集团管理层的高度关注。而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建筑企业技术难度不大,准入门槛低,施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普遍出现收入增多,效益却下滑的局面。为打破僵局,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通过改制和重组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那么,建立一套适合母子公司体制的内部业绩评价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成为集团施工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构建筑集团企业内部业绩评价体系已成为集团施工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集团公司运用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成员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基于此,笔者将集团企业如何建立内部考核体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平衡记分卡模式构建集团内部业绩评价体系,多角度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并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按集团施工企业战略规划,划分业务板块,根据不同业务特性去构建评价指标。本文从内容上共分四章,主要章节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阐述相关定义的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国内外业绩评价的演进及启示。本章主要介绍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通过对国内外阶段的历史比较,继而对国内外业绩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归纳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启示,从而为后面的体系构建打下基础,指明了方向。第三章是业绩评价模式及选择。本章主要对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存在的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平衡模式这三种模式进行逐一分析,重点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了阐述,发现它们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情况下的业绩评价,为集团企业寻求新的评价方式提供了线索。通过对集团业绩评价系统的特点叙述,认为对于企业集团整体来说,为把握集团战略,可采用平衡模式即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来建立整体层次的业绩评价系统,并在整体的各职能部门和成员企业加以展开,在评价指标方面可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对平衡计分卡的财务角度进行评价。第四章是集团施工企业内部业绩评价体系构建。本章首先从集团施工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构建集团施工企业内部评价体系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内部业绩评价体系的设置,并以集团施工企业为例,从财务绩效、客户绩效、业务流程绩效、学习和成长绩效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考评指标和使用说明。这份平衡计分卡是基于施工企业的特点而设计,除了个别指标以外,绝大部分指标是施工企业常用的指标,它通过对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各有侧重有互相影响方面的业绩评价来沟通目标、战略和企业施工经营活动的关系,以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最后,通过对集团施工内部业绩评价的体系构架,补充了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得出了文章相应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引入平衡记分卡评价系统,通过对集团施工企业业务特性分析,构建了集团施工企业内部的业绩评价体系,它将企业的远景和战略转化成财务、顾客、内部运作过程、学习和成长四方面,有助于全面、多角度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更有利于企业取得突破性竞争业绩的管理体系,并可以作为新的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2)摒弃了传统的观念和方法,从整体上对施工企业进行了变革,这种施工企业内部的业绩评价体系,牵涉到了观念、方法、思想认识、内部流程、外部力量、内部员工、竞争目标、战略沟通、驱动关系等多项因素,并将影响施工企业的整体变革。本文的不足之处:(1)笔者所在的集团施工企业,其考评方法和激励机制不少,但真正属于完整的内部考评体系基本上没有,笔者虽然提出了自己的评价体系构建,但也只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却未能让集团将自己的观点在企业进行全面实践,这是笔者的最大遗憾,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以实例的方式来论证成为一个缺陷;(2)笔者原意是将集团施工企业中的施工、房产、投资及BOT施工等项目分成几个层次来进行单独论证,因时间和学识限度不得不停手,成为我的一大遗憾之一;(3)因工作原因,笔者经常出差,所做出的论文也是在上班之余,节假日之便来完成,所以自我感觉是造成了文章深度不够,观点严谨度和文字通畅度不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