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就业面广的产业,无疑成为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区域发展的首选。然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游客对文化渴求愈来愈高,以往单纯的观光旅游已无法满足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无疑对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武陵山片区今后发展的必然。目前,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虽初步融合,但距产业融合的标准究竟还有多远,其融合发展的效益究竟如何,处于什么阶段,笔者认为建立相关的效益评价尺度是其衡量的关键。为此,通过借鉴区域经济学理论、旅游文化学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以及效益评价理论,在构建理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三轮专家打分法以及因子分析法,逐步确立出其融合发展效益评估体系、各指标权重、效益评估指标模型以及评估等级,然后以张家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最终计算出张家界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效益指数分值,不仅验证了片区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且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原理,最后得出武陵山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中级阶段,并就如何使该片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升级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今后评价和指导武陵山片区及其他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丰富了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外延及理论基础,而且还有助于从理论层面解释两大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必然。此外,无论是对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判断、还是对其融合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