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背景下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研究

来源 :黄思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制度的存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商业主体资金融通和商品流转具有重要作用。为同一债权同时设定物保和人保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担保方式,谓之混合共同担保。混合共同担保人在超额承担担保责任之后能否对其余担保人展开追偿,学界一直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大阵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场长期以来也摇摆不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裁判标准难以统一。现行《民法典》第392条对该问题依旧没有做出正面回应,之后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3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缺失,规定了符合条件的混合共同担保人享有内部追偿权,但是对于可追偿的范围、追偿的顺序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追偿规则仍没有予以明确。在裁判文书网中以“物保和人保”作为全文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出现2030篇文书,可见混合共同担保纠纷在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因此,针对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对于理论和实务均具有重要意义。混合担保内部追偿权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既能够平等保护各担保人合法权益,又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符合公平效率的法律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与各市场主体形成的商业习惯相一致,并有利于担保制度功能的实现。通过对我国立法沿革、过往司法实务案例,以及境外国家(地区)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混合共同担保制度存在请求权基础不明确、行使顺位不统一、追偿份额计算方式不清楚等多个问题亟待完善。在追偿顺序方面,应认定债权人的请求权优先于担保人的追偿权,并把向债务人追偿设定为担保人开展内部追偿的前置程序。在担保份额的分配上,应当采用“比例法”进行计算分担,并将债权人首次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的时刻作为担保物价值的确定时点。对内部追偿不能的部分,应允许在剩余尚有清偿能力的担保人之间进行再分担。既提供保证又提供物保的担保人,依据提供担保的时间和额度大小来确认其身份。若因担保人放弃部分担保而致使其他担保人利益受损,其余担保人可在合理范围内免除相应责任。担保人之间存在部分约定的,参与约定的担保人在全体分担之后,可根据相互之间的约定进行二次分担,但该约定不应损害其他担保人的合法利益。
其他文献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数141178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的人26402万人,占18.70%,比2010年上升了0.6%。可见,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其中独居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独居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不足,特别是非正式支持较弱,社区有较多为老服务资源但较为分散,且独居老年人的资源运用能力不足,资源未能被有效运用,导致出现独居老年人日常生活急需支
学位
社区矫正是完善刑罚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社区矫正工作有关政策的相继颁布,直至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到社会矫正工作中,这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提供了法律基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迅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如社矫社工角色定位不清、角色实践缺失等,若不能厘清这些问题,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文章采用角色距离
学位
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旨在辅助法官查明技术事实,在我国运行七年以来,成效显著,但是司法实践中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管理机制不完善不统一、参与诉讼规范过于粗糙、技术调查意见不公开直接影响技术调查官制度的专业性、中立性和公开性,进而影响技术调查官公正参与诉讼。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技术调查官运行机制,为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提供参考。具体解决方案如下:一是基于专业性完善技术调查官的管理机制。全面强化
学位
在疫情不断反弹中,各地加紧防控措施,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封闭管理成为常态化的防疫手段。有研究显示居家隔离人员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消极等不良情绪的比例远超非居家隔离人员,社会工作者对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是维护公众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稳定社会大局的需要。而居家隔离人员在严密封控下与外界沟通不畅,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外界关注和干预,使得自我干预成为居家隔离人
学位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推进,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风险不断上升,在单位制解体、家庭规模逐渐缩小的背景下,除了传统的来自国家和家庭的支持外,社区在照顾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在做好兜底性社会服务的同时,全面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区各类社会服务的开展,在社区养老、社区康复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积极探索,其中,社会工作在弱势群体的照顾服务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社
学位
机构养老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老年人和家属的养老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精神需求的满足则相对欠缺。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发展,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养老机构在疫情防控政策的要求下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养老机构人员的出入,防控措施在保障老年人安全的同时也加重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问题。本文以G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实践深入推进,民办社工机构作为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在党中央和政府相关政策影响下,呈现持续发展态势,虽然机构在数量上呈现了规模式增长,但也随之面临“高数量、低水平”等发展问题。民办社工机构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参与者,如何提升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质量推动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是解决组织问题的基础,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为寻求民办社工机构发展之
学位
现代经济活动迅速发展,交易风险愈发难以预料。当事人可采取事先约定的方式对合同风险作出合理分配,除事前约定详尽的风险分配条款外,还可以采取事后救济手段再行损益分担。体现在情势变更的场合,即当事人可以在寻求司法救济前重新交涉。再交涉义务系发生情势变更后,合同当事人应尽量在合理期限内就契约调整或损益分担等问题进行磋商。关于再交涉行为的性质尚无定论,学者观点包括义务说、权利说及政策性规范等。出于鼓励交易和
学位
伴随国家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分割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社会大环境背景,保姆型老漂族群体应运而生。一方面,该群体在新的社会生活适应中面临诸多难题;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相关研究开始关注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该群体领域的实务研究,值得探索和创新。基于时代背景和实务研究现状,本文聚焦于保姆型老漂族群体的社会适应问题,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和专业社会工作手法,提出小组工作介入保姆型老漂
学位
志愿者通过自己的智力或体力提供志愿服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和增进社会公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辅助性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者属于应急志愿者的一种,在突发事件防控中,他们冒着巨大风险深入到防控的末端,弥补资源的不足,成为了保障防控措施有效执行和居民生活安宁的毛细血管,他们的权利应得到充分保障。但与志愿者相关的制度规范存在缺陷,现实中损害志愿者权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使得志愿者容易因义行善举而陷入困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