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区表层土壤碳储量与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土壤在土壤碳库中所占比重不断升高。对城市土壤碳库的研究,可为认识城市化的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西安绕城高速内为范围,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采集土壤表层(20 cm)样品306个,同时测定土壤密度,采集的样品用德国Elementar公司的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碳。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1)西安城市土壤碳含量的范围在0.88-27.18 g/kg,均值为5.59±0.12 g/kg,标准差和中位数分别为4.35和4.97;偏度系数1.98表现为右偏分布,峰度为5.03表现为陡峭的尖顶峰。土壤碳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功能区的表现次序为风景休闲区>交通区>工业区>居住/行政区>文教区>商业区,与其他城市相比土壤碳含量较低。(2)土壤碳密度受到碳含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西安城区表层土壤碳密度范围为0.22-7.11 kg/m2,均值为1.47 kg/m2。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碳密度表现出显著差异,风景休闲区土壤碳密度最高最高为1.99 kg/m2,最低为工业区1.00 kg/m2。(3)西安城区的碳密度存在空间上的变化,在城市中心部位具有较高的碳密度,从中心向四周存在碳密度降低的趋势。城区北部区域和南部区域的表层土壤碳含量明显高于西部和东部的表层土壤碳含量。(4)西安城区(绕城高速内)表层土壤总碳储量为6.21×105 t,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表层土壤碳储量为1.35×103 t;中心城区(二环内)表层土壤碳储量为1.21×105 t,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表层土壤碳储量为1.60×103 t。城市碳库涉及土壤碳、植被碳,而该研究仅仅涉及到土壤部分而缺乏整体的考虑,从城市绿地系统出发综合研究城市碳库是一个方向。同时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影响了碳的储存,这些方面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MPCVD)因为其无电极污染及等离子密度高而被作为制备高品质金刚石膜的首选方法。但是在高功率 MPCVD装置研发方面,国内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为了摆脱这种
4003铁素体不锈钢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以及十分低廉的价格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这其中就包含承受交变载荷的应用领域,而其焊接结构承受疲劳循环载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是科学、有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宁波市镇海区近年来多次出现雾霾现象,PM2.5污染严重。因此,本研究拟开展宁波市镇海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来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评判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鉴于当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缺乏整体性、精确性
形式主义辩证法把历史唯物主义当做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扩展与运用,在阐述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其很多结论以独断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其论证结构不够严谨,许多问题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流域水循环再生体系,从而解决由于都市化引起的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流域水循环再生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地表径流控制、水的循环再生利用及水污染控制三个方面。同时
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是集金属、有机、纳米粒子等诸多特异性质于一身的新型功能材料,它在电子、光学、催化、电磁屏蔽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反胶束是各向同性,热
我国饮用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饮用水处理成本增加,甚至水质不能达标,危及人民的生活安全;针对这种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
经过这几年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单元整组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从作为语文教学的“新生事物”到网络、教育期刊上出现的大量相关研究文章,部分语文教师正在积极地尝试这
本课题采用对比实验,同时运行两个反应器,一个是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由于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完全悬浮生长,所以简称为悬浮生长的膜生物反应器(Suspended-Growth Membrane Bioreactor,SG-MBR),另外一个是一体式移动床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embrane Bior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