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f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即要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将理论语言由学术化、理论化向大众化、通俗化转换,影响和普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这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具有非凡意义。当下,媒体融合的发展俨然成为时代潮流,我国舆论发展的格局得以重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局面也变得日益复杂。因此,理论传播者科学研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规律,科学谋划推进理论传播的进度,借助媒体融合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获得新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除去绪论将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概述。首先,对媒体融合这一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分析媒体融合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再次,分析媒体融合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在关联。第二部分是媒体融合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首先,以马克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其次,以新兴的“互联网+”“大数据”“全媒体”技术为实践基础。第三部分是分析媒体融合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主要包括传播渠道、内容、效能、结构四个方面。挑战主要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方式、传播环境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在媒体融合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的路径。利用媒体融合的整合性,构建高效融合的媒介资源与内容;借助媒体融合的互动性,建立利益共融的主客体互动新模式;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创造共融互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生态。
其他文献
当前,国内高校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基本工作原则上全面加强并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构建起“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虽然目前高校已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但对于长远的“三全”育人体系、育人标准和长效机制的完善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
学位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向前推进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总结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从辨析基本概念、把握理论生成和时代背景、分析主要内容和理论特征以及揭示时代价值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辨析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基本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是形成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社会观念意识的集合体;而领导权强调的
学位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重视爱国主义,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与日俱增,广大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呈现空前高涨的态势。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展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良社会思潮的持续输出对爱国主义提出了现实挑战。针对当前我国爱国主义存在的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现实
学位
杜威经验论德育思想渗透于诸多经典著作中,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对美国乃至中国教育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使命需要借鉴杜威经验论德育思想。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推动杜威经验论德育思想研究,进一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杜威经验论思想是对传统经验论的扬弃,是其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杜威以经验为基础,不断变革传统德育,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人民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化领域的多元价值观冲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学位
“耻”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殷商时期萌芽至今,历经千年发展沉淀的“耻”德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道德价值不仅体现于“国之四维”、“养民知耻”的古代治国方略中,贯穿于道德自我完善、理想人格塑造的修身方法与目标中,也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华传统“耻”德,从“耻”的含义及历史流变出发,确定其作为底线伦理道德的本质及导人向善的功用,并透过其在修身
学位
“廉”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华传统德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廉”德为治国理政、社会稳定以及个人的道德养成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当代,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廉”德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时代需求的呼唤。本文探寻了“廉”德的起源并归纳和总结了古代“廉”德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点,分析了“廉”德的历史作用,结合历史和现实,阐述了弘扬中华传统“廉”德的当代价值,最后针
学位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两大基本工作,行政管理是学校良性运转的重要保证之一。当代大学规模庞大,部门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担任的职能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身兼教员与职员两重身份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模式在充分发挥集约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职责重叠矛盾与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对学校工作效率与教师个人发展均有所影响。可见,如何调解行政与教研的关系、发挥其优势
学位
本论文从一套性教育读本《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创作与使用历程,反思我国小学性教育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儿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以儿童利益相关者及其性教育责任为切入口,思考我国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方向。读本创作篇:针对性教育实践中对性教育目的和内容理解的偏狭,性教育专门性、专业性教材的匮乏,性教育稳定课时的缺失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确定以“儿童
学位
为调查建设项目对包气带土壤的污染现状,HJ 610—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简称“导则”)中明确提出需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和评价工作等级为一、二级的改、扩建项目进行包气带污染状况调查和包气带土壤浸溶试验。但导则中未明确浸溶试验中包气带土壤的前处理方法,故以试验目的为依据,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现行固体废物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不同前处理方法选择依据。最后从环境监测和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