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叶盘强力复合数控铣床盘铣立柱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和技术跨越的核心部件,整体叶盘的突出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先进、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中。然而,由于整体叶盘结构复杂、通道开敞性差、弯扭大,且毛坯一般采用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锻造而成,其综合制造难度极大,并且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对我国严密封锁。因此,研究整体叶盘通道开槽粗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对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整体叶盘的加工主要依赖进口五坐标机床,利用插铣、侧铣的方法分层切削,加工成本高,效率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整体叶盘加工工艺装备的国产化,本文开展了整体叶盘高效强力复合数控铣床及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该设备的关键承力部件盘铣立柱的静动态特性的分析研究,以实现整体叶盘的通道开槽粗加工,缩短加工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整体叶盘制造技术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设计了钛合金盘铣加工实验,获得了盘铣加工时温度、刀具磨损、变质层、各方向的铣削力和切削激振频率等,其切削力和切削激振频率为对于该设备的主承力部件盘铣立柱静动态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其次,以数控机床的基本设计原则为基础,综合考虑盘铣、插铣、侧铣的工艺特点,提出了整体叶盘高效强力复合数控铣削机床整体方案,并建立了其三维模型,按加工要求确定了机床的主要参数,并对盘铣立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再次,以切削实验获得的切削力和切削激振频率为基础数据,综合考虑加工时的三种极限工况,对机床盘铣立柱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分析。第一,以实际切削力为基础数据,对盘铣立柱的三种典型工艺状态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第二,基于模态分析法分析了立柱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同时应用谐响应分析法对盘铣立柱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最后,基于拓扑技术和元结构技术,优化了盘铣立柱内部结构。采用拓扑优化确定了盘铣立柱内部材料去除步骤,从而确定筋板布置的疏密;利用元结构方法对出砂孔形状、尺寸、数量、筋板厚度等进行了优化。依据优化后获得的最优元结构,重构了盘铣立柱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盘铣立柱静动态特性均明显提升,立柱质量也显著下降,验证了本文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飞行器结构的减重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需求推动着整体结构在航空航天结构中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开始致力于这类结构在飞行器设计中可行性研究。以胶接结构,轻质薄壁结构选择性增强
低噪声已成为航空动力装置发展中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合理的气动设计是降低涡轮机械自身噪声最根本的方法,并且有很大的降噪潜力。 本文首次将不等栅距概念引入压气机的降噪研
本文全面调研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油喷嘴的现状和发展。根据国内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本文研究了31φ发动机燃油喷嘴特性。通过对该喷嘴的较全面
基于可调谐激光二极管的CO_2气体浓度测量仪器存在使用成本高和功耗高等问题,为了便于测量CO_2气体浓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光谱吸收式的CO_2气体浓度测量装置。论文中,阐述了光谱吸收式CO_2气体浓度测量原理和非分光红外技术,设计了基于光谱吸收式CO_2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了对CO_2气体浓度的测量和展示。其中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光源调制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温度测量电路、A/
学位
月球探测是本世纪初世界宇航大国关注的焦点。由于探测的目标远,任务复杂多变,飞行环境不确定等因素,传统的地面任务控制中心采用的遥测与控制方式很难满足深空任务的复杂性
随着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向近地轨道空间发射了许多航天器,它们都经受着来自空间环境的严峻考验。其中对航天器威胁最大的就是空间碎片,包括微流星体和轨道碎片。它们相
测试仪器的显控软件设计应该以人为中心。一款交互性好的显控软件,可以极大地降低人们操作仪器的难度,提高仪器的市场竞争力。本课题所设计的复杂任意波形发生器显控软件提供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航天器推进系统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推进以其独有优势引起了航天界的兴趣和重视,并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空间任务中。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是一种电热型推
在卫星的寿命周期内,发射过程中的振动环境最为恶劣。恶劣的振动环境对卫星的设计和生存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它是造成卫星发射失败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它导致笨重的卫星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