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构筑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结构而具有与体相材料相异的光电、物理、化学性能,在生物支架材料、储氢材料、光催化及载体材料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与其它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静电纺丝法被认为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本论文针对光催化中存在的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过快及量子效率低等问题,以一维纳米材料为基础,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光沉积、水/溶剂热等方法设计制备了一系列从二元到多元的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所制备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展现出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并探究了其组分、形貌、微观结构、界面和电荷传输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02纳米纤维,再以其为基底,结合光沉积法成功地制备了 CdS/Ti02复合纤维,该系列样品在可见光下催化氧化醇类至相应的醛类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分析表征揭示了其形貌结构为CdS纳米棒均匀地分散在Ti02纳米纤维表面上,且在界面处形成了紧密接触异质结,这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快速分离,从而提高复合纤维的光催化性能。(2)通过简单、温和的光沉积法进一步将MoS2复合在CdS-Ti02复合纤维上,制备了 MoS2/CdS-TiO2三元复合纳米纤维。MoS2/CdS-Ti02复合物展现出较好的可见光光催化产氢活性,明显高于参比样品Pt/CdS-Ti02和MoS2/CdS-P25。其高活性的原因在于一维特性的TiO2、CdS和MoS2之间紧密的界面接触及复合物各组分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大大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3)以Ti02纳米纤维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有效调控Zn0.5Cd0.5S的生长,成功将Zn0.5Cd0.5S纳米颗粒高分散在Ti02纳米纤维上,进一步引入石墨烯构筑出一类新型的RGO/Zn0.5Cd0.5S-TiO2多元组分光催化剂。由于Ti02与Zno.sCd0.5S相匹配的能带结构和石墨烯的电子传输特性,促进了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因此该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4)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SnO2纳米管,再以其为基底和反应物,利用水热法获得SnS2/Sn02纳米复合材料,可见光还原Cr(Ⅵ)的性能测试表明其还原速率远远高于SnS2以及机械混合SnS2和Sn02的样品。光电流研究揭示了,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复合物界面间快速的电荷转移。这种以一维纳米纤维为基底组成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拥有独特的纳米网毡结构,具有良好分离回收及循环使用性能,突显出其重大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特别是粘结性较差的中低阶煤储量巨大。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煤炭利用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缓解环境压力及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互补性专利形成的专利联盟能够克服"专利丛林"问题,提高纵向产业链的经济效率是对专利联盟的一般共识。这一论断是建立在古诺标价模型基础之上的。本文建立了更加符合现实
<正>一、认识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是将测头的直线位移变为百分表内指针角位移的计量器具(如图一所示)。常用比较测量法测量不同孔径的尺寸及其形状误差。二、内径百分表使用
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成为目前航空技术发展最关键的项目之一,为了能够更加全面提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就应该更加深入地分析航空摄影测量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通过分析论述原因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和归纳演绎》作为新大纲中重要的一节,在学习和考试中都是常用的方法,本文从常见的线性规划题型出发,推出一般性的向量系数结论,培养了学生归纳
湖北省各个城市的总体发展状况为"一城独大"的形势,但是随着襄阳、宜昌两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崛起,省级"副中心"城市的争夺变得异常激烈,"一主两副"的格局初现。不过在近几年,省
<正>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的传染性极强,犬一旦有犬瘟热发生,无论采取怎样严密的防护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犬感染[1-2]。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犬
《病榻遗言》是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内阁大臣高拱致仕后去世前所写的文献。其中,有大量篇幅回忆其与张居正共事情景。在《病榻遗言》中,高拱对张居正的才学、官声操守、争功夺权
"野人女真"之称谓,在明代经历了从对女真人的蔑称发展到专属称谓的过程。明嘉靖中叶,为整顿女真羁縻卫所朝贡乱象,开始控制海西、建州女真卫所的朝贡人数,分别确准海西女真卫
宛梆是南阳梆子的简称,俗称"老梆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长期流行在南阳地区的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地方剧种。其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南阳市内乡县传统称其为"花腔""后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