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视频实时编码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公共无线移动网络提供了大覆盖范围、低速率的无线数据通信手段,加上无线局域网提供了在较小范围内的高速无线接入Internet技术,两者相互补充,为无线多媒体视频流的传输提供了必要的网络通信基础。无线视频通信终端是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成视频的采集、压缩和通信接口等功能。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多模式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展开,该系统是以Philips公司的高性能多媒体处理器TMl300DSP作为核心,采用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实现视频编解码和系统控制的方案,采用低比特率的H.263编码标准进行视频压缩,并以公共移动网络(GPRS/CDMA)和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系统的接入选择方式,实现了多种网络通信模式并存情况下的无线视频通信。 本文主要工作是负责多模式无线视频传输实验系统的移动终端的软件系统视频质量控制。论文根据各种无线网络传输状况采用了合适的码流控制策略,充分利用编码器和底层数据传输能力,以保证更好的视频质量效果,同时还结合pSOS实时多任务机制,进行任务调度,使任务之间更加协调工作。论文首先在对无线视频终端的各主要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优先级和内部通信机制的协调模块的编码控制方法,主要解决模块的协调工作和提高DSP的处理效率问题。之后,论文重点研究了编码器的码率控制算法。在对目前一些著名的码率控制算法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最终的综合码率控制算法。这种算法通过多个环节进行状态检测和目标编码参数的确定,通过帧级和宏块级量化步长的调整、采集帧率和缓存的控制,实现了完整的实时码率控制。在量化步长的调整中,在TMN8的算法基础上进行了基于DSP的实现优化。实际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视频编码控制和码率控制算法能够在多种网络工作模式下可靠地工作,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脉冲超宽带(Impulse Radio Ultra Wideband,IR-UWB)通信技术通过发送极短脉冲波形来携带信息,无需载波调制,在短距离范围内能实现高数据传输的要求。然而,IR-UWB信号在时域上
扩展频谱通信作为新型的通信方式,由于其具有多址接入、低载获特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现代军事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精确位置信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服务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影响系统定位精度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网络拓扑、测量环境和测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外,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为了支持大数据量的多媒体业务,必须在有限带宽信道上高速传输数据,由于无线信道传输媒质的不稳定性和噪声的不确定性,一般的纠错码很难达到较高要求的业务质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的探索不再局限于月球及火星这些离地球较近的星体,人们开始对太阳系的其它星体进行探测活动。深空探测离不开深空通信的支持。在深空通
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MIMO 技术和OFDM 技术相结合,作为B3G (Beyond 3G)物理层传输的系统架构,能够对抗衰落、适应高信道容量、高比特信息
目的:考察注射用前列地尔与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25℃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0~8 h内色谱峰面积变
视觉系统是人类感知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人类约70%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进行感知的。视频信号所承载的信息具有直观、方便和形象的特点,所以视频的传输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不仅在理论上有很成熟的发展,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符合当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要求,符合当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