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致命化学武器是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军事名词,它凸显了科技迭代与人类生存矛盾的伦理困惑,具有强烈的伦理意蕴。本文从军事、科技和伦理三个角度,阐述了非致命化学武器伦理的特定内涵,剖析了非致命化学武器研发和使用的伦理危机,对于非致命化学武器的特征、分类和历史发展脉络做了系统性整理和划分,界定了对科学家、政治家和武装人员所承担的伦理责任;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详细考量了非致命化学武器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对自然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致命化学武器是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军事名词,它凸显了科技迭代与人类生存矛盾的伦理困惑,具有强烈的伦理意蕴。本文从军事、科技和伦理三个角度,阐述了非致命化学武器伦理的特定内涵,剖析了非致命化学武器研发和使用的伦理危机,对于非致命化学武器的特征、分类和历史发展脉络做了系统性整理和划分,界定了对科学家、政治家和武装人员所承担的伦理责任;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详细考量了非致命化学武器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对自然和生命所造成的伦理困惑并针对性的进行了批判;在展望未来非致命化学武器发展伦理建构上,提出了非致命化学武器伦理发展的理论与现实的应对途经,对非致命化学武器所承担的伦理负载进行“减负”。本文针对研究对象,在内容组成方面充分结合了科学技术哲学、军事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剖析了非致命化学武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给出了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案建议并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武器伦理的未来构建提供了支持。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蓝果忍冬果实花青素含量及其合成相关调控基因表达情况,为蓝果忍冬种质的挖掘、利用及花青素的合成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不同蓝果忍冬品种(蓓蕾、HSY-4和日本-5)果实花青素成分及含量,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3个品种不同成熟期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在525 nm波长下,从成熟蓝果忍冬果实中
摘要:【目的】筛选在多个生育期对多个强致病力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材料,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可靠抗源材料。【方法】以1100份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高感病品种金刚30为感病对照,以5株强致病力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为接种对象,采用针刺法进行多生育期、多个强致病力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重复接种抗性筛选鉴定。【结果】初筛获得14份抗病材料,占全部材料的1.27%
摘要:【目的】研究貴州省岩溶区清水江流域水稻种植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为稻植区合理规划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清水江流域2000~2014年1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日照、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及水稻平均物候观测资料,构建水稻诸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并运用ENVI 4.8和ArcGIS 10.0对水稻全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宜度和稻植区分别进行测算、解译和空间分析。【结果】清水江流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的杀菌剂,本文参考异噻菌胺的结构,以3,4-二氯异噻唑环为母体,引入双酰胺,1,2,4-噁二唑和环烷基磺酰胺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共81个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多种生测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评价。离体生测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稻瘟病菌(Py
摘要:【目的】对链格孢菌株LGB100401的产毒培养条件及毒素的除草活性进行评估,为飞机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海南田间染病的飞机草上分离到的链格孢菌LGB100401菌株为材料,采用以生物测定为导向的乙酸乙酯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对LGB100401菌株所产毒素进行分离纯化及产毒条件研究,并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测定38种植物对LGB100401菌株所产毒素的敏感性。【结果】LG
潍坊风筝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工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多年来风筝已经成为潍坊地区的一种特殊符号,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杠杆,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