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鸡蛋生产大国,1985年以来中国鸡蛋产量连续26年稳居世界首位,但我国鸡蛋参与国际贸易的比例却很小。如果考虑到中国绝大部分鸡蛋是出口到香港市场,则中国鸡蛋真正参与国际贸易的比例更小,与鸡蛋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蛋鸡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本文从我国鸡蛋出口贸易的现状出发,通过建立我国蛋鸡产业比较优势测定模型,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法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分析我国蛋鸡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对影响我国蛋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蛋鸡产业自身特点提出提升蛋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为蛋鸡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研究的问题、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并概述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论文框架。在此基础上,作者系统梳理了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为下文的分析做理论上的铺垫。在此后的两章,论文分别从贸易规模、价格水平、贸易方向、产品结构等方面对世界鸡蛋贸易和中国鸡蛋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世界蛋品贸易无论是贸易总额还是贸易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内贸易的特点。而我国蛋品对外贸易还处在单向贸易阶段,主要以出口为主,出口贸易集中度非常高,而进口的国家或地区、进口数量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此后,作者又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分别对我国蛋鸡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在蛋品上的竞争力非常弱,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完全不具有竞争优势。其中,液态蛋的比较优势最弱,带壳蛋次之,相比之下蛋粉的竞争优势稍强一些。在分析了蛋鸡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后,论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规模和经营组织形式以及政府这五个因素,系统分析我国蛋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论文最后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全面提升蛋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管,加强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化养殖,确定行业基本准入门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蛋品加工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降低行业风险;此外还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