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次相位板旋转的波前编码成像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前编码成像技术是将光学编码和图像解码两部分相结合,通过在传统光学成像系统光瞳面处添加相位板,使光学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与点扩散函数在较大焦深范围内呈现一致性。由于三次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在不同的离焦量下,形态和分布基本上保持一致,从而可以利用同一复原算法对不同离焦位置的中间等模糊图像实现复原。但经典解码算法存在着噪声放大和边界振铃效应等问题,使复原图像信噪比下降、图像不自然、细节丢失比较严重。此外,采用非旋转对称式相位板的波前编码复原图像在两个正交方向上信息比较丰富,但在其他方向上有着明显的信息损失。论文针对奇次相位编码系统存在的角度依赖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相位板旋转的波前编码成像处理方法研究,进而融合多角度的复原图像以改善图像质量。首先,论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三次相位板在系统中无偏心仅绕光轴旋转时光瞳函数的变化,分析了三次相位板旋转对系统点扩散函数及成像质量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三次相位板仅绕着光轴旋转时,点扩散函数的幅值不变,分布和形态会随之进行旋转,进而使复原图像在不同频率方向呈现信噪比不一致的现象,通过将不同旋转角度下的复原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可有效提升系统的信噪比。随后,针对相位板旋转不同角度时获得的复原图像提出空域和频域处理的两种图像融合算法。拉普拉斯金字塔图像融合算法将不同复原图像分解到不同图像层上,对不同频带上的特征与细节采用平均梯度和区域能量的融合准则进行融合,实现融合图像在不同频带上的细节增强。傅里叶变换频谱融合算法在频率域进行处理,根据不同复原图像具有不同方向频谱振幅的特点,比较频谱振幅并保留频谱最大值融合规则进行融合,使融合图像在各个方向上保留较高信噪比。最后,基于实验室已有的红外波前编码成像系统平台,结合论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和成像实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融合不同旋转角度的复原图像,仿真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成像方法可以减小复原图像的振铃及伪影现象,有效提升图像信噪比,并可进一步改善波前编码红外成像系统的热离焦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小型无人机发展,小型无人机对地面目标进行实时检测与跟踪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监控、追踪、侦察、搜索、定位等应用上。本文通过研究小型无人机载平台的特点,研究了
随着非球面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产品、国防光电系统以及航空航天成像系统采用非球面光学元件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作为高精度加工的前提和基础,
离轴抛物面镜式平行光管,用于为光学系统的检测提供平行光,具有结构简单、无色差、中心无遮挡等优点。尤其随着对光学系统口径要求的提高和对离轴光学系统研究的深入,对离轴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区面积分布较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难以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全球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特别是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对我国西部的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影响较
相干激光测风雷达是大气风场测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天气预报、风能开发、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1.6μm波段激光以其人眼安全性成为测风雷达的发展趋势。本
在射频传输的各个领域,微带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带天线易于制造、价格便宜,但它存在着窄带、低增益的缺点,本论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通用贴片天线,主要用于RFID读卡器用于读
随着贸易结构深度和广度的扩张,全球化生产网络不断演进,生产片段化趋势日渐显著,同时生产的地理特征呈现出分散和集中的快速更迭。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各国消费模式的差异使国
离心压气机作为涡轮增压器的核心部件,其稳定的工作范围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添加回流槽的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性能的方法,在已有的回流槽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追求更优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得到高分辨雷达图像,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侦查和地理探测等领域。在军事侦查领域,星载或机载合成孔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逐年增多,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因此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在已有的碳排放研究中,大多集中在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