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恋是个体通过多种自我、情感和场的调节加工来保持一个相对积极的自我意象的能力,它是个体自我确认和肯定需求的基础,以及从社会环境中显性和隐性的寻求自我提升经验的动机。自恋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正常人格特质,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自恋具有夸张性和脆弱性两种表现,它们均表现出对自我的认知-情感专注,倾向于满足自身需要,聚焦个人利益,而忽视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在人际互动中,夸张性自恋表现出人际剥削、共情缺乏、攻击和表现欲;而脆弱性自恋表现出退缩或逃避倾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年轻一代个体的自恋倾向越来越明显,并且以大学生为样本的人格障碍调查研究也发现自恋型人格在我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类型。因此对自恋个体的人际互动行为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际互动是特定情境中个体同时或相继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会对情境中其他个体即刻的和未来的结果产生影响。合作是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互动类型将人际合作区分为同时性合作和继时性合作,前者是互动双方同时做出行为决策,后者是互动双方相继做出行为决策,本学位论文采用懦夫博弈(Chicken Game)和信任博弈(Trust Game)任务对上述两种人际合作行为进行操作定义。决策过程包括对决策情境的评估、决策选择以及决策结果的评价。社会互动中人们的决策相互影响,并对个体随后的决策产生影响,对先前决策结果的加工编码可以有助于合理决策。因此对人际合作决策及结果评价的动态加工过程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学位论文分别在大样本被试库中选取极端自恋个体样本,分别完成懦夫博弈和信任博弈任务,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和事件相关神经震荡(event-related oscillations,EROs)技术,对自恋个体人际合作的特征及决策过程的大脑活动进行深入探究。论文的实验部分包括4项研究:研究一采用懦夫博弈任务和ERPs技术,探讨自恋个体参与同时性合作的决策特征及决策过程的大脑加工时间进程特征。研究二联合使用懦夫博弈任务和EROs技术,探讨自恋个体参与同时性合作的决策特征及决策过程的神经震荡特征。研究三采用信任博弈任务和ERPs技术,探讨自恋个体人际参与继时性合作的决策特征及决策过程的大脑加工时间进程特征。研究四联合使用信任博弈任务和EROs技术,探讨自恋个体参与继时性合作的决策特征及决策过程的神经震荡特征。所得结果概括如下:1.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在懦夫博弈中共同合作后攻击选择率更高,而在共同攻击后合作选择率更高。在博弈决策阶段,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决策时诱发出更大的P3波幅,尤其是合作决策。在结果评价阶段,相对于低自恋个体,高自恋个体合作决策时结果反馈的dFRN波幅更大,且在高自恋个体中合作导致的结果比攻击导致的结果引发更大的P300波幅。2.被试自恋问卷得分与其在懦夫博弈中共同攻击后的攻击选择率呈负相关,而与其在懦夫博弈中共同合作后的攻击选择率呈正相关。在博弈决策阶段,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在合作决策时诱发更大的β频段能量(25~30 Hz,350~400 ms)。在结果评价阶段,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在合作损失反馈(CA)时诱发更小的e频段能量(4~7 Hz,400~500 ms),并且在合作决策时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具有更小的0频段能量差异(损失减获益)。3.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在信任博弈中具有更低的信任选择率。在博弈决策阶段,相对于低自恋个体,在高自恋个体中不信任抉择比信任抉择诱发更负的N2波幅。在结果评价阶段,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在损失反馈上具有更小的FRN波幅,且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的dFRN波幅更负;高自恋个体比低自恋个体获益反馈诱发更大的P300波幅。4.被试自恋问卷得分与其信任博弈中信任选择率呈负相关。在博弈决策阶段,相对于低自恋个体,在高自恋个体信任决策诱发的β频段能量(20~25 Hz,150~250 ms)大于不信任决策诱发的β频段能量。在结果评价阶段,高自恋个体获益反馈诱发的β频段能量(25~30 Hz,280~380 ms)于低自恋个体获益反馈诱发的β频段能量,且高自恋个体的β频段能量差异(损失减获益)大于低自恋个体的β频段能量差异。综上所述,行为数据结果表明,自恋个体的人际合作行为受人格特质和互动情境交互作用影响,他们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调整互动策略。高自恋个体在相互攻击情境下做出更多合作决策,而在相互合作情境下做出更多攻击决策。并且高自恋个体在人际合作中表现出更低的信任倾向。懦夫博弈决策阶段的脑电结果表明,相对于低自恋个体,高自恋个体做出合作决策时需要更大的认知控制努力以克服自身的自私性(以P3和β频段能量为指标)。结果评价阶段的脑电结果表明,合作失败对于高自恋个体是意料之中的,而合作成功对于高自恋个体则是意料之外且高于自身预期的(以FRN/dFRN和θ频段能量为指标),并且高自恋个体对合作共赢的反馈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以P300为指标)。信任博弈决策阶段的脑电结果表明,相对于低自恋个体,高自恋个体做出不信任决策体验到更强的认知冲突,且对信任决策则需要更多的认知控制努力(以N2和β频段能量为指标)。结果评价阶段的脑电结果表明,高自恋个体对损失反馈更加敏感(FRN/dFRN),而对获益反馈具有更弱的情绪体验(β频段),且高自恋个体对于合作互惠体验到更强烈的动机/情感意义(以P300和β频段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