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倦怠是指发生在学生身上持续的、负性的,并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初中阶段面临着毕业、继续读高中或就读于各种职业学校的选择。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会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的变化,由此出现学习倦怠,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业表现也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在面临这些变化和挑战时却表现出积极投身与学习活动中、专心致志于学习任务,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投入,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形成和父母教养方式有着重要关系。影响学生学业和情感经验的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而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儿童具有重要影响。上世纪80年来以来,由于国外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兴起,父母教养方式理论呈多元化发展,随之出现的父母教养方式测量也越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以往大量研究都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青少年儿童性格的形成、态度的培养等方面有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青少年儿童对待学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情感体验。综合以往研究结论,本研究从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环境因素来分析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产生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这种差别的产生。另外,本研究也试图探讨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明确二者是否具有相同的影响因素以及二者呈何种关系,这一方面能够丰富和扩大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为减少学生学习倦怠、增强学生学习投入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着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选取了潍坊市8所初中学校共326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进行修订以适合初中生群体,然后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性别和年级因素对倦怠和投入均无影响。(2)父母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学习倦怠(△R~2=0.18),具体表现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严厉维度显著正向预测学习倦怠(β=0.34,p<0.01);父母接受和心理自主维度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β=-0.25, p<0.01,β=-0.19,p<0.05);(3)父母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学习投入(△R2=0.15)。具体表现为:心理自主和父母接受维度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β=0.28,p<0.01;β=0.18,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严厉维度显著负向预测学习投入(β=-0.14,p<0.05);(4)学习倦怠显著负向预测学习投入(β=-0.43,p<0.01,△R~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