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如何提高办学效率,在未来高等教育市场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成为高校急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特别是公办高职院校在融资结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校效率的提高。高职院校运行效率的本质就是高校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效率越高,意味着同样的投入可以带来更高的产出,或者说同样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过程可以看作是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系统,一般来说,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率。如何定量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值,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从而提出最优的投入产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提出改进建议,对促进高职院校改善产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献方面,本文对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高校的运行效率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融资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目前,国内对于高校效率和竞争力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研究型大学或普通本科高校,缺乏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大多采用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对高等院校融资研究,宏观理论研究比较多,在微观方面利用实证方法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很少。本文正是针对国内现有高职院校效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足,确定将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作为研究对象,侧重利用交叉评价数据包络方法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接着,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山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高职院校融资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高校融资结构单一、财政拨款和学费所占比例偏高而且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银行贷款所形成的高负债会使高校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等等。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不能逐一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而是选取高职院校融资结构中的财拨款比例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因为公办高职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也可以视做是公有产权参与院校治理的表现,因此,本文计量分析的重点也就是财政拨款占比(公有产权占比)对院校效率影响的方向及程度。在分析工具上,本文对高职院校效率值的实证分析侧重使用交叉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这一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DEA方法的工具缺陷,可以得到了更加客观的效率数据。在样本选择上,完全依据数据的可得性选择了山东省的60所高职院校,占山东省高职院校总数的94%。在投入指标上,确定教职工人数、事业性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额3项,大致能够衡量高职院校人、财、物的投入。产出指标,确定在校学生人数、毕业生就业率两项,大致能够反映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分析计算的结果显示,从自我评价的角度看,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的效率值基本相同,效率值的标准差也大致相同;从交叉评价的角度看,公办高职院校的效率值要高于民办高职院校,效率值的标准差也大于民办高职院校,说明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的效率差异要小于公办高职院校之间的效率差异,对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本文也做了大致的分析。进而,本文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把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和交叉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来的高职院校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引入财政投入占高职院校总收入的比重、人员经费支出占事业性经费支出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就公办高职院校而言,自我评价效率值和交叉评价效率值均与财政补助收入占院校总收入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后者1个百分比的变动会引起两种效率值大约1/3个百分比的反向变动,两种效率值与人员经费支出占事业性经费支出比重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就民办高职院校而言,自我评价效率值和交叉评价效率值也与财政补助收入占院校总收入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后者1个百分比的变动会引起两种效率值大约1/40个百分比的反向变动;两种效率值与人员经费支出占事业性经费支出比重的正相关关系很显著,其1个百分比的变动会引起两种效率值大约超过1/4个百分比的正向变动。以上计量分析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无论公办高职院校还是民办高职院校,其自我评价和交叉评价效率值都与财政投入占高职院校总收入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对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解释为,既然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可以看作是公有产权参与院校治理的一种表现,由于存在产权主体不明晰的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缺乏对院校管理者——代理人有效的激励约束,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一比例的降低反而使运行效率提高。二是人员经费支出占事业性经费比重对公办高职院校运行效率基本没有影响,而该比重对民办高职院校却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可以解释为:公办高职院校的人事聘用制度相对于民办高校更具刚性,教职工的工资福利等经济利益与在校学生人数、就业率等产出效率联系并不紧密;而民办高职院校教职工经济利益与学校的产出效率联系相对更大;另外,公办高职院校的人员经费支出中有一部分是对离退休教职工的工资和保险支出,对院校本身的运行效率不产生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这一部分支出,民办高校人员经费占比对院校运行效率值的弹性要比公办院校高的多。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从公共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角度阐述了高职院校融资方式多元化的理论基础。从公共品理论看,一方面,受教育者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某个个体消费了高等职业教育,就减少了他人消费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接受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整体素质更高,可以使全社会受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从人力资本理论看,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教育投资的生产性作用。在个人层面,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术和能力,提高个人劳动水平,增加劳动收入;在国家层面,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劳动能力,从而增加国民财富。本文理论部分进而延伸分析了高职院校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组织绩效的关系。高职院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同样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产权结构决定治理结构,产权主体的利益追求决定治理目标。治理结构决定组织绩效,治理结构所提供的激励约束机制直接与组织绩效相关,从产权结构的视角分析了公办高职院校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发展及融资多元化的具体对策建议,在注重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在对策建议中将政府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宏观调控放在了第一位,高等院校的发展应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应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发展相协调,应彻底改变高校“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在融资多元化建议中,因高职院校的部分公共品性质,应该保证必要政府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实现校企联合。针对目前高校发展所形成的贷款,本文分析了高校的非盈利性决定了高校贷款理论上的不成立,提出必须控制高校的贷款规模。本文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建立高职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将股份制理念引入高职院校办学机制。从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产权理论的论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公办高职院校改革应该重点放在产权结构调整上,理顺政府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政校分离、权责明晰的独立法人,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最大程度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激励相容。试行股份制形式的高职院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鼓励民间资本以不同形式进入高职院校,尽可能实现高职教育非盈利性与资本盈利性的融合。总之,高职院校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进一步完善产权结构,进而建立高校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在内部和外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其效率的提高,建立一个良性竞争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水平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与社会平均水平以及内部员工收入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金融行业的巨额高管薪酬也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从
审计体制是指在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下,国家审计的运行机制,它是审计机关的设置、人事安排、法律地位、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等方面的体系结构和制度安排的总称。政府审计体制主
本文根据笔者对电子互动装置艺术这种新兴的艺术手段的学习历程,旨在理清电子互动装置的定义,阐述电子互动装置这种新语言的语言特性,以及对观者的观影方式的影响。在新媒体
<正>慢性难愈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反复发作,其发病原因主要有外伤、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局部组织缺血等。目前,中药内治外敷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疗效较为明显。中药外敷因
不能犯未遂的提出旨在确定未遂犯和不可罚的不能犯的范围,它是伴随着19世纪贝卡利亚提出的“不可罚的不能犯”概念而得以萌生的。自该概念提出以来,刑法学界围绕着不能犯未遂
冠心病中医之病机以阳微正虚为主,在阳虚的基础上阴邪干犯,尤其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寒饮、痰浊、瘀血等痹阻胸阳,心脉不通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故其病症以本虚标实为特
21世纪初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形成国有、三资、民营经济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国有、三资等其他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
按照导线输送容量的要求,介绍了220kV输电线路加固改造工程中拟采用的三种导线,并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分析了各自的利弊。通过综合比较,推荐采用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
根据瓦斯渗流与煤体变形的基本理论,引入煤体孔隙变形与透气性演化的耦合作用方程,建立了考虑煤层吸附、解吸作用的含瓦斯煤岩固-气耦合作用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
文章以智能手机快速充电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从相关专利的时间分布、申请人分布、技术概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近几年主要申请人的技术,并对该方向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