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已经成为人类的首要死因。每年有将近740万的人口死于冠心病,占全部死亡人口的13.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首要原因。许多研究显示运动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相关。运动不仅降低了确诊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还增加了参加心脏康复项目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虽然运动的益处已得到公认,但是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即使是在健康人群中,仍有运动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现象存在。这种结果造成人们对于运动的担忧,尤其给冠心病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具有节律性。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早晨运动更易诱发心源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也许冠心病患者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运动更为明智。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在晚上运动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强于在早晨运动。在晚上运动的冠心病患者,其血脂和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好于在早晨运动的患者。然而,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何影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研究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群体中,不同强度运动、不同频率运动、不同持续时间运动及不同时间段运动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间的关联。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鼓楼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96名冠心病患者,分为非急性心肌梗死组(n=348)和急性心肌梗死组(n=348)。应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运动信息。分析不同运动强度、频率、运动持续时间及不同时间段运动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运动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存在关联,运动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较低。调整现有的和潜在的混杂因素后,运动组与不运动组相比,调整后的比值比(OR值)为0.67(95%CI,0.47-0.94)。不同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存在关联,较大强度运动,较高频率运动及较长持续时间运动对预防心梗发生有保护作用。在早晨运动组及晚上运动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不运动组相比,早晨运动组及晚上运动组的校正OR值分别为0.60(95%CI,0.36-0.98)和0.56(95%CI,0.37-0.8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运动组较早晨运动组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为0.93(95%CI,0.54-1.64,P=0.824)。结论:在中国,运动人群较不运动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低。建议冠心病患者进行较大强度,较高频率及较长持续时间的运动。在早晨运动和在晚上运动具有相似的预防心梗发生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