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机械功复合驱动的冷库制冷系统热力、经济及环境综合评价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anif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链物流行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蓬勃发展,因此作为冷链中关键环节的冷库的高能耗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利用太阳能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复叠制冷系统等传统方案虽然能有效降低冷库制冷功耗,但由于经济收益偏低而严重影响可行性。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循环可利用低品位能驱动且性能系数较高,因此,本文提出将太阳能与机械功驱动的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用于冷库供冷,建立系统热力、经济和环境综合评价模型,深入分析其工作过程与主要设计参数影响特性,研究引入中间环节蓄冷对性能的提升作用,结合遗传算法进行全局优化。与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相比,优化后的太阳能与机械功驱动的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的压缩功消耗减少了6.7%(年节能量为189.6 MWh),投资回收期与净现值分别为5.8年与136.9万元。然而受吸收子系统制冷量与过冷过程显热热容协同性差的影响,该方案节能量还具有可观的提升潜力。针对太阳能与机械功驱动的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节能量显著低于理论上限的问题,引入中间环节蓄冷,使蓄冷箱热容与吸收子系统制冷量相协同,从而使优化后的系统年节能量相比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复合制冷系统提高70.1%,比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节能11.4%(年节能量为322.5 MWh),投资回收年期为4.2年。此外,因为集热器热效率与吸收子系统COP的降低,导致太阳能制冷量大幅减少,所以通过蓄冷箱将吸收子系统制冷量集中于非电价谷段释冷的方案在热力经济性能上相比常规释冷方案均出现明显衰减。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对比表明,使用光伏组件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具有最短的二氧化碳排放回收期(1.85年),使用真空管集热器的复合制冷系统具有最短的能量回收年期(0.73年)与投资回收年期(6.5年),使用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的复合制冷系统具有最大的年节能量(640 MWh)和生命周期总节能量(11280 MWh)。本文通过太阳能与机械功复合驱动的冷库制冷系统进行热力、经济及环境综合评价,为利用太阳能降低冷库制冷系统功耗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整车关键的零部件系统,对整车NVH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合理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整车的NVH性能。由于整车系统复杂、行驶工况多样,在建立理想仿真模型、模拟实际行驶工况、提升悬置开发效率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依托深圳某整车厂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开发项目,以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悬置的仿真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法,旨在实现较高精度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制造水平的迅速发展,磁性材料及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国防技术、航空航天、微机电系统和信息存储等多个领域。SmCo作为一种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是非易失性热辅助磁记录介质的理想候选材料,其以薄膜形态沉积在元器件上提供强的局域磁场也可以满足磁功能器件集成化和微型化的要求。然而SmCo基薄膜存在相组成复杂、磁各向异性不易转变等问题,不利于其在磁功能器件上实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外场(温度
与传统刚性材料相比,柔性电子材料具有可变形性,与柔性物体、弯曲表面的贴合性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其中,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柔性可穿戴材料主要包括可穿戴传感器、柔性电路以及可穿戴储能器件等功能化模块,实现这些模块的全柔性化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可穿戴。聚吡咯(PPy)作为导电高分子具有柔性好、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利用PPy界面聚合加强其与柔性基底的相互作
随着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全面商用,对高容量、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网络需求不断增加,作为现代光纤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是影响通讯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Er3+离子的窄带发光,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受到了限制。目前,各类光放大器还难以取代掺铒光纤放大器应用于实际光纤通信网络中。可实现宽带光放大的增益介质材料中,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和Bi离子掺杂发光材料的近红外发光较宽,但发光效率
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声通信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扩展。传统低速率传输的水声通信技术已难以满足信息需要实时处理的领域,实现高速率的水声通信传输技术变得非常重要。超奈奎斯特(Faster Than Nyquist,FTN)技术可以打破奈奎斯特准则,使系统获得更高的传输速率,但会引入额外的码间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ISI),再加上水声信道的强时变多径效应,会导致
随着人们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未来主要能源的巨大发展潜力,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增加。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间歇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导致其在接入微电网时,会出现输出功率与负荷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影响直流微电网内的功率平衡,造成直流微网无法稳定运行。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在微电网中部署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吸收/释放不平衡功率维持网内整体的功率平衡。混合储能系
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威胁着世界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第三代可再生生物燃料的原料,以其优良的生物油生产能力,有望解决未来能源短缺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迅速,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会浪费了其应用于能源生产的潜力。热解技术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目标,并且具备比其他热化学反应更高能量回收效率。为了获得品质更高的生物燃料,垃圾
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结构多样、功能集成、合成便捷以及光谱易调节等诸多优点,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太阳电池以及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有机半导体分子能量转移过程可知,基态电子会吸收能量会跃迁至激发态,而激发态是一种并不稳定的高能量状态,电子会通过内转换、系间窜越、非辐射跃迁等方式重新回到基态。在这之中的非辐射跃迁方式会使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并不利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和有机光伏器件的性能
随着现代社会电子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高性能吸波材料的开发应用更加迫切。然而,传统的吸波材料在吸收强度、吸收带宽、厚度、密度、耐用性等方面有所不足,难以满足吸波材料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需求。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吸波材料,从而实现吸收强度高,吸收频带宽,厚度薄和质量轻的技术目标。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导电性、亲水性、结构可设计性等特性,是当前最
纤维增强聚合物因具备聚合物的高流动性和玻璃纤维的高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零件、日常消费等国民经济领域。开口结构件指中间开口、两侧悬空的“U”形的一类基础零件,是固定轮轴及承载重力的关键结构件。注塑成型时往往在产品的U形拐角位置产生一个较小的翘曲变形,该变形就会被两侧结构所放大,在产品两侧末端产生较大的位移偏差,导致产品尺寸严重超差。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开口结构件一般使用强度较高的玻璃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