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_b074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如何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和秸秆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是当前低碳循环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对秸秆与生物炭不同形式秸秆还田下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增汇/减排潜力的评估,有利于揭示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机理和寻求调控途径。为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在重庆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以油菜/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等碳量还田”为原则,设置了常规施肥(CK)、秸秆还田(CS)、秸秆+速腐剂还田(CSD)、生物炭还田(BC)、秸秆+生物炭1:1还田(CSBC)5个处理,通过油菜和玉米两个作物季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土壤团聚体固碳特征的变化,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以生命周期为视角从土壤呼吸碳排放、土壤碳库及作物碳库角度兼顾考虑农业成本投入,分析了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固定、碳汇效应和经济环境效益,以期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增汇减排潜力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与生物炭还田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季节性变化特征和峰值,除BC处理外,其他处理均促进了土壤呼吸和碳排放;油菜季土壤呼吸呈单峰曲线,在0.12~2.29μmol·(m2·s)-1波动,且差异显著,表现为CS>CSD>CSBC>CK>BC处理;玉米季各处理土壤呼吸变化较复杂,变化范围为1.02~15.32μmol·(m2·s)-1。土壤异养呼吸能够解释土壤总呼吸变化的86.50%~93.94%,各处理的玉米季根系呼吸贡献(26.49%~32.86%)显著低于CK处理(53.65%)。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主要受5cm土壤温度控制,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关系;5cm土壤温度能够解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82%~94%。水热双因子对土壤呼吸不存在协同作用,仅用土壤温度单因子指数函数可较好地模拟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可见,秸秆、秸秆+速腐剂和秸秆+生物炭还田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生物炭还田抑制了土壤呼吸。(2)各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幅为31.26%~107.82%,其中以BC处理最显著,且BC、CSBC处理显著高于CS、CSD处理,生物炭更有利于土壤固碳。各处理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碳(DOC)和易氧化态碳(ROC)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SD>CS>CSBC>BC>CK处理。秸秆和秸秆+速腐剂的MBC/SOC、DOC/SOC、ROC/SOC显著高于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而土壤有机碳、代谢熵(qCO2)却低于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表明:秸秆、秸秆+速腐剂还田加快土壤微生物量碳周转速度,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代谢熵,有利微生物固定有机碳,提高微生物碳利用效益,改善土壤生物肥力;尽管生物炭还田微生物活性较低,但土壤有机碳及其稳定性较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促进土壤固碳。土壤活性碳组分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比较灵敏,且MBC、DOC和ROC间相关性较强。因此,MBC、DOC和ROC可作为评价短期内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质量对有机物料还田的敏感性指标。(3)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2mm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加了94.00%~117.78%,且秸秆显著高于生物炭。CS、CSD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的MWD、GMD、R0.25,降低了D值。秸秆与生物炭还田更有利本身有机碳含量较高的<0.053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地提高,其中生物炭还田优于秸秆还田。CS、CSD处理提高了大团聚体(LM)内的粗颗粒有机碳、细颗粒有机碳贡献率,而BC、CSBC处理提高了微团聚体(MA)内不同组分有机碳贡献率,有利于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的提高,表明,秸秆新碳主要向大团聚体内分配,秸秆+速腐剂还能促进较大团聚体内不同组分结合新碳,生物炭、秸秆+生物炭还田下新碳主要向微团聚体中富集。秸秆或生物炭施入土壤加快了大团聚体的周转,而减缓了较大团聚体的周转,促进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增加,有利土壤有机碳稳定积累。(4)秸秆与生物炭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和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其中秸秆+速腐剂还田最好。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增加了秸秆碳投入量(3.14~3.30t·hm-2),减少了秸秆焚烧造成的大量碳损失(5.49~6.12t·hm-2),同时增加土壤固碳量(0.01~0.18t·hm-2),因此,CS、CSD、BC、CSBC的系统净碳固定量为正值,表现为―碳汇‖,而CK为负值,表现为―碳源‖。尽管生物炭还田增加了系统的农业投入碳排放量,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碳排放主要源的土壤呼吸碳释放量,因此生物炭还田玉米季的系统净碳固定量(10.75t·hm-2)最高。从碳收支项来看,农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是系统碳汇的最主要部分,土壤呼吸碳排放是系统碳源的主要项。(5)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产投比在1.52~2.23之间。油菜季各处理的纯利润在3012.03~3487.01元·hm-2之间,利润最高的CS利润率可达40.93%,折合农田每吨秸秆原料,净利润高达59.08元·t-1,考虑环境效益,碳排放交易收入约443.09元·hm-2。玉米季各处理的总收入(9133.47元·hm-2~9603.01元·hm-2)约为油菜季的3倍左右,利润率在51.92%~54.88%之间。常规施肥处理的农田生态系统为大气碳库的碳源,在全球碳交易市场处于被动地位,CS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加强秸秆还田的资源利用是实现粮食增产提质、降低农田系统碳足迹、提高碳汇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利用电喷雾质谱测定了咪唑-恶唑啉类、苯并咪唑和二苯基咪唑啉类化合物(1-22),对其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温胆汤为历史名方,因其疗效卓著而为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但因该方创制年代久远以及文献散佚等原因,导致理论界对该方的方源以及后世演变诸方存有争议,谨就温胆汤的方源及同名
古诗是小学生接触祖国优秀文化的好教材,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美不胜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但是,古诗运用
<正> 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田中孝教授应我国农业机械学会的邀请,于6月16~18日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讲学。现摘登如下: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载体,更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
地下水浅埋区农田及灌区水转化过程复杂,地下水对农田耗水的贡献进而影响水分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本文以定量研究地下水浅埋区非充分灌溉对农田水转化规律及作物生长过程的影
从区域尺度了解黄土高原农田土壤质量特征,探讨该区农田土壤质量影响因素,对区域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及土壤区划,结合土地利用、种植制度、
目的:建立川贝强力枇杷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川贝强力枇杷露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中罂粟壳、薄荷脑、枇杷叶定性检出。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
静电纺丝工艺是一种简便且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可通过在纺丝过程中加入不同添加剂来制备功能性纳米纤维,在生物医用领域表现出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种鲇形目鱼——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 Nikolsky et Soin)、乌苏里拟缕[Pseudoobagras ussuriensis(Dybowsb)]、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