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对苋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AtrADH2基因功能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属苋科苋属一年生短日照植物,含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甜菜色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光周期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酪氨酸代谢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甜菜色素合成的关键途径,ADH基因在酪氨酸合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明确光周期对苋菜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以及AtrADH2的功能,本研究以苋菜为材料,探究不同光周期对苋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不同处理下苋菜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并分析不同光周期对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克隆获得AtrADH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不同光周期对苋菜中甜菜色素含量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初步验证了苋菜AtrADH2的功能。研究结果如下:1光周期对苋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苏苋1号’和‘苏苋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 4个光周期处理(8h/16h、12h/12h、16h/8 h 和 20h/4h),分别于幼苗期、成苗期、开花期和结籽期进行取样,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2h/12 h促进了苋菜的生长并使其提前开花,8h/16h提高了苋菜叶片中CAT酶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16 h/8 h提高了其POD、PAL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20 h/4 h有利于其AsA含量的增加。与‘苏苋2号’苋菜品种相比,‘苏苋1号’中可溶性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POD、PAL、CAT酶活性以及AsA、类黄酮含量较低。2不同处理下苋菜内参基因的选择和验证由于苋菜缺乏qRT-PCR分析的合适内参基因,苋菜幼苗生长和甜菜色素等次生代谢物质的分子机制研究受到限制。从苋菜转录组数据库中选择了 13个候选内参基因,使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ΔCt和RefFinder 5种方法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下的表达稳定性,并通过分析AtrCYP76AD1的表达模式验证了内参基因的可靠性。结果表明,SAND和RAN1在光质条件下最稳定,SAND和EIF5a在光周期条件下最稳定,Actin-7和TuA在温度条件下最稳定,SAND和Actin-7在不同组织下最稳定,SAND和EIFa在NaCl浓度下最稳定,28S rRNA和SAND在GA3浓度下最稳定,60SRPL和18S rRNA在6-BA浓度下最稳定,18S rRNA和60S RPL在2,4-D浓度下最稳定,EIF5a和28S rRNA在ABA浓度下最稳定,Actin-11和SKIP35在SA浓度下最稳定,28S rRNA和Actin-7在MeJA浓度下最稳定,SAND和EIF5a在所有样品下最稳定。3光周期对苋菜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不同光周期条件下4个生长阶段的苋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AtrDFR、AtrCHI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AtrZDS、AtrPDS、AtrGGPS、AtrPSY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trPDS在8h/16 h表达量较高,AtrZDS在12 h/12 h表达量较高,AtrDFR、AtrCHI和AtrGGPS在16 h/8 h表达量较高,AtrPSY在20 h/4 h表达量较高。对其相关性分析表明,AtrCHI在‘苏苋1号’和‘苏苋2号’中与类黄酮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AtrDFR在‘苏苋2号’中与其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AtrZDS、AtrPDS和AtrGGPS在‘苏苋1号’中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AtrPSY与其含量无显著相关。4苋菜AtrADH2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ADH基因在酪氨酸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 1 个AtrADH2 基因(GenBank 登录号:MT982371)。AtrADH2的ORF长为1197 bp,编码398个氨基酸;AtrADH2蛋白属于NADBRossmann超级家族,含有一个NADB保守结构域;AtrADH2蛋白与甜菜BvADHα蛋白亲缘关系最近。AtrADH2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较弱且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RSCU>1的有26个密码子;AtrADH2密码子基因位点更接近期望ENc曲线,突变压力是该基因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拟南芥是苋菜AtrADH2最理想的遗传转化受体。为探究苋菜酪氨酸途径的关键基因AtrADH2在苋菜中的功能,对苋菜中甜菜色素含量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苋1号’中幼苗期和成苗期中甜菜色素含量均受到光周期的影响;与其它组织部位相比,叶中的甜菜色素含量最高;与幼苗期相比,开花期叶和茎的甜菜色素含量均有所下降。qRT-PCR分析表明,AtrADH2表达趋势与AtrCYP76AD1、AtrDODA和AtrMYB1表达趋势相反,AtrADH2可能对苋菜甜菜色素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验证AtrADH2的功能,分别构建了 pCambia1302-35S-AtrADH2-GFP 和pCambia1301-35S-AtrADH2-GUS载体,对其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与预测结果一致,表明AtrADH2在苋菜叶绿体中发挥其作用;采用浸花法对拟南芥进行异源表达,表明AtrADH2可以在拟南芥中高水平表达;与WT相比,pCambia1301-35S-AtrADH2-GUS转化植株生长趋势无明显差异。采用注射法对苋菜叶片进行同源表达,与MS相比,pCambia1301-35S-ADH2-GUS苋菜叶片中的甜菜黄素和AtrCYP76AD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推测AtrADH2可能通过调控AtrCYP76AD1表达而影响苋菜甜菜色素的合成,其具体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日中性草莓,也叫四季草莓,具有周年生产且抗性优良等特点被生产者所重视。但与短日照草莓相比,日中性草莓由于果实糖含量低的缺点,导致其难以被广泛推广。至今对日中性草莓果实的低糖形成机理未得到解析制约其品种改良进程。本研究立足草莓定向育种战略考虑,以5个日中性草莓品种‘蒙特瑞’(Monterey)、‘圣安德瑞斯’(San Andreas)、‘波特拉’(Portola)、‘钻石’(Diamante)、‘海
学位
福建省桃种质资源丰富,品种类型多,果实色泽多样。花色苷是果实色泽的主要成分之一,且是果皮呈现红色的主要色素,其种类和数量决定果实的不同颜色。本研究以‘黑桃’‘白凤’和‘韦端蜜红’3个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及花色苷代谢变化、3种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处理对桃果实品质、果皮花色苷代谢的影响及q RT-PCR技术定量桃果皮花色苷相关基因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桃’‘白凤’和‘韦端蜜红
学位
茶皂素是油茶籽饼粕中一类开发价值很高的活性物质。茶皂素传统的提取方法耗时且提取率低,超声辅助提取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技术,但国内外研究都未系统的对茶皂素超声辅助提取的各种工作模式进行筛选,很难获得最优超声辅助提取的条件,为此本文采用多模式超声辅助提取茶皂素。为了支持提取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开发,本文研究了茶皂素提取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技术。最后,将提取的茶皂素作用于巨噬细胞,探讨其对细胞
学位
单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cytogenes,G+)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G-)是水产品中存在的典型腐败菌,常以生物膜形式黏附于水产品和加工设备的表面,导致产品腐败变质。高功率脉冲微波(High power pulsed microwave,HPPM)是一种新型物理杀菌技术,可以实现低
学位
期刊
灰树花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均具有丰富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如灰树花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米糠、麸皮是我国主要的稻麦加工副产品,每年的产量很高但深加工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玉米粉由玉米去皮直接研磨制成,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本研究中,在生产灰树花子实体方面,尝试通过配方均匀设计得到同时有米糠、麸皮和玉米粉为配料的栽培培养基,并对转化米糠、麸皮和玉米粉生产的灰树
学位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充分展示,学习古诗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升文化自信都意义非凡,同时,古诗词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即"穿越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品读、感悟古诗词中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
期刊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进而促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见证和成果。扬州的兴起和发展与大运河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即今天的扬州城。隋代大运河全线贯通,又经唐宋发展,并于元代成为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动脉。早在2004年,扬州市政协就对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和建议
会议
做青工艺是乌龙茶独特香气与滋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是对萎凋叶进行摇青与晾青反复交替的工艺过程,但存在工艺技术难掌握,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闽北乌龙茶生产常用的综合做青机,更是存在透气性差,做青工艺粗放等问题,在实际生产中高品质茶仍采用传统水筛手工摇青,层架式晾青的摇晾分置式做青方式,虽然质量明显提高,但存在产量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现代传感技术等在农业领域应用,
学位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优质漳平水仙茶消费需求,促进漳平水仙茶产业的高质量转型与发展。本研究针对优质漳平水仙茶鉴别仅依靠感官审评,缺乏更加客观、精准的判定依据,以及漳平水仙茶生产加工制优率低两大亟待解决的漳平水仙茶产业发展难题,开展优质漳平水仙茶品质鉴别和工艺优化研究。以普通漳平水仙茶、漳平水仙王子茶和漳平水仙公主茶为代表的优质漳平水仙茶为供试样,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和多元分析,探究影响漳平水仙茶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