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财政支出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地方公共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重大影响。近三十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在不断增加,且1996年以来,地方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怎样优化政府的支出使其对经济增长最有效,是地方政府一直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优化进行了讨论:首先,通过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存在最优的财政支出规模和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比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其次通过计量实证分别得出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以及财政支出中基础建设类支出、公共服务类支出、社会性支出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本文针对实证得出的结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结果显示,关于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地区都表现为促进作用。财政支出规模的实际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已接近最优;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尚未达到最优,而中部、西部两个地区已经超出其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进行适当的调节。关于财政支出各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国家层面来说,社会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且显著为正,基础建设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且不显著,就地区层面来说,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起促进作用最大的是社会性支出;基础建设类支出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影响最大;公共服务类支出对东、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经济的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