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和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两者可共病存在,并相互影响。近年来,帕金森病相关脑微出血不断被报道,并越来越受关注。在韩国和日本帕金森病人群中,脑微出血的患病率约为17.5%,高于健康人群5%的患病率。目前尚无中国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患病率数据。脑微出血频繁出现于帕金森病人群,可能是年龄相关的一种共病状态,也提示两者可能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交互作用。鉴于脑微出血对帕金森病具有负面影响,以及脑微出血与帕金森病之间潜在的联系,有必要调查中国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并探讨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对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目的: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对脑微出血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247名接受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2)使用脑微出血解剖评定量表描述脑微出血的部位和分布,并对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进行评分。(3)根据脑微出血出现的解剖部位,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任何部位、脑叶、深部、幕下),统计分析有脑微出血与无脑微出血组之间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的差异。(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5)统计分析有危险因素与无危险因素帕金森病患者之间不同解剖部位脑微出血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差异。结果:(1)39(15.79%)例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脑微出血,其中27(69.23%)例出现脑叶微出血,20(51.28%)例出现深部脑微出血,17(43.59%)例出现幕下脑微出血。(2)有脑微出血组高血压(P=0.006)、糖尿病(P=0.019)、脑缺血事件(P<0.001)、抗血小板药物使用(P=0.021)的患者比例较无脑微出血组高;有脑微出血组脑白质高信号评分也较无脑微出血组高(P=0.021)。(3)在帕金森病人群中,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微出血的出现独立相关(优势比(OR)4.485[95%CI 2.150-9.356];P<0.001),与脑叶微出血(OR 2.743[95%CI 1.153-6.525];P=0.022)和深部脑微出血(OR 8.957[95%CI 2.466-32.538];P=0.001)的出现亦相关。此外,高血压(OR3.317[95%CI 1.120-9.819];P=0.030)和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H&Y分级)(OR1.715[95%CI 1.022-2.880];P=0.041)与深部脑微出血的出现也有关系。仅有脑白质高信号与幕下脑微出血的出现独立相关(OR 1.110[95%CI 1.015-1.213];P=0.022)。(4)与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帕金森病患者相比,有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帕金森病患者深部脑微出血出现频率更高(P=0.013);与无高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相比,有高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深部脑微出血的数量更多(P=0.035)。结论:(1)在中国帕金森病人群中,单中心研究显示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大约为16%。(2)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分布似乎以脑叶型格局为主。(3)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和高血压可能是帕金森病人群脑微出血较强的危险因素,主要影响深部脑微出血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