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GI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淋巴结组织病理学异常的伴高细胞因子状态的炎症性疾病,病理组织学呈现淋巴滤泡、血管和浆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高细胞因子状态可导致淋巴结特征性改变,部分可伴有全身症状以及多系统损害。本文旨在探讨CD的累及部位、病理类型以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实验室指标等,为年轻医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4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且经过病理组织学明确的并至少由2名病理科医生审核的5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采用电话回访方式。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差异分析,检验水平均设定为P=0.05。结果:(1)一般资料:54例CD患者中,男性22例(40.7%),女性32例(59.3%)。单中心型(UCD)中男性10例(32.26%),女性21例(67.74%);多中心型(MCD)中,男性12例(52.17%),女性11例(47.83%)。两组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χ2=3.787,P=0.052)。31例UCD中单淋巴结站单一淋巴结受累者共18例,男性7例(38.89%),女性11例(61.11%);单淋巴结站多发淋巴结受累者共13例,男性3例(23.08%),女性10例(76.92%),两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χ2=0.864,P=0.153)。确诊年龄横跨17-80岁,平均年龄43.29岁,中位年龄38.5岁。31例UCD年龄均≤50岁,而MCD组共有>50岁者19例,≤50岁4例,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5.539,P<0.001)。(2)发病部位:CD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处,包括31例(57.41%)颈部,18例(33.33%)纵隔,15例(27.78%)腋窝,腹股沟14例(25.93%),13例(24.07%)腹膜后,5例(9.26%)腹部,2例(3.70%)胸部,1例(1.85%)盆腔。经统计学分析后,UCD组与MCD组受累部位在颈部、腋窝、腹股沟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MCD组上述部位受累发生率高于UCD组,而在盆腔、纵隔、胸部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UCD单淋巴结站单一淋巴结受累组与多发受累组在受累部位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病灶直径:UCD病灶直径范围0.8-12cm,平均为2.92-4.28cm。MCD病灶直径0.3-4.3cm,平均为0.64-3.13cm。UCD病灶直径大于MCD。(4)病理分型:UCD中透明血管型(HV)27例(87.10%),浆细胞型(PC)4例(12.90%),MCD组中HV型5例(21.73%),PC型17例(73、91%),混合型(MIX)1例(4.35%),两组病理学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01)。UCD组以HV型为主,而MCD组以PC型为主。UCD单淋巴结站单一淋巴结受累组与多发受累组未见病理类型差异(P均>0.05)。(5)临床症状:UCD组与MCD组在发热、乏力、水肿/多浆膜腔积液、肝脾肿大、厌食、消瘦全身表现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MCD组发生率高于UCD组。而UCD单淋巴结站单一淋巴结受累组与多发受累组患者的全身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6)实验室检查:MCD组在贫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β2微球蛋白升高、低白蛋白血症方面与UCD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上述发生率均较UCD高。而UCD单淋巴结站单一淋巴结受累组与多发受累组在谷草转氨酶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1),前者谷草转氨酶发生率更高。(7)治疗:31例UCD均行完整手术切除,术后相关压迫症状和异常实验室指标基本得到纠正。截至随访日期,仅1人死亡,死亡率3.23%,手术患者均处于疾病完全缓解(CR)。23例MCD中,14人行化学治疗(包括手术后复发3例),1人仅口服激素,4人明确诊断后未治疗,4人行单纯手术切除。截至随访日期,治疗的MCD中,疾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可达43.48%。5例死亡,死亡率为21.74%。UCD与MCD治疗方式存在差异(P<0.001),UCD手术切除效果较好,基本可以达到治愈效果,而MCD行切除治疗后需要行全身化学治疗。化疗患者中包括效仿淋巴瘤治疗的方案、TCP方案(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硼替佐米为基础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较经典的淋巴瘤治疗方案相比,后两种方案也表现出较好疗效,同时给药途径较为方便,安全性较好,前者价格便宜,对于MCD或者是一种新的选择。结论:CD发病率较低,UCD更常见于青年女性人,MCD更常见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在临床上,UCD较MCD更常见,UCD中HV型为主,而MCD中PC型为主。UCD病灶直径更大。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UCD患者多数无症状,实验室指标也基本正常,而MCD常多器官多系统受累,贫血、低白蛋白等实验室异常指标较多。UCD单淋巴结站单一淋巴结受累组与多发受累组实验室指标上也存在差异。CD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临床上易于恶性淋巴瘤等相混淆,淋巴结活检是确诊CD的重要手段,对疑似病例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是UCD的首选治疗方案,术后生存期较长。而MCD主要以化疗为主,预后较UCD差,除经典的淋巴瘤化疗方案外,TCP、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给药途径方便,较易获得,或许为MCD患者提供新的尝试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在我国促进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市与农村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行为生活习惯、享受的医疗卫生资源等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与干预被提上日程。本研究从城乡差异视角下,研究辽宁省城乡区域心脏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流行率以及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实施一定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
目的:构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适应性免疫细胞重建的拟合方程及拟合曲线,预测和模拟适应性免疫细胞重建过程,探索其重建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对象为2018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6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和移植相关信息,选取移植后1月、3月、6月、12月、18月作为监测时间基点,进行5次测量,统计T、B细胞绝对计
目的:脂质或脂质中间体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和肾脏)中的过度积累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称为脂毒性。它通常会发生在糖尿病、肥胖和其他代谢紊乱患者中。心脏也可以受脂肪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甚至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主要原因可能是过量饱和脂肪酸(SFA)在心肌细胞中沉积。大量研究表明SFA可以在体外和在体内直接导致心肌脂毒性损伤,其机制主要包括炎症、内质网应激、自噬改变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末端充盈延迟的现象。尽管CSF患者CAG结果多提示无明显狭窄病变,但近80%的CSF患者反复出现胸痛症状,因而得到临床关注。目前CSF的诊断依赖CAG的TIMI帧数(TFC),但由于其有创且费用较高,不宜进行重复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费用低且实时、简便的优点,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
目的:冠脉分叉病变主支植入支架后可导致分支血管闭塞,分支闭塞是PCI(经皮冠脉介入术)术中严重的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冠脉前降支分叉病变主支植入支架后,分支闭塞的发生率以及评估影响大分支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后共纳入180例LAD分叉病变,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造影及PCI
1980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比较渊博的知识;要认真研究和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以及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研究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能力问题的指导思想。
期刊
目的: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是一种十分凶险的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根据Stanford夹层分型,A型主动脉夹层指的是累及升主动脉,也可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等处血管,而且死亡率极高[1]。TAAD目前尚无明确的病因,可能的诱因之一是主动脉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2]。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的血管疾病,病变包括血管内皮的
目的: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年龄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事件随之呈现增长态势,逐渐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作为血管疾病中的一员,其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又因其发病前体征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体征便有较大的破裂风险,破裂后死亡风险极高。为此,如何早期识别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并予以及时的治疗,成为预防
"哲学"本身是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哲学问题,对中国哲学的反思必须从对"哲学"概念本身的反思开始。哲学与所有其他学科不同,它不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是出于人性和人存在的需要。哲学不是单纯的理性活动,而是生命本身的一种基本方式。哲学不是一套现成的知识体系,而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由于自身的存在者特点,哲学没有明确的对象领域,而是一个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形式指示,它指向生命与存在意义之展开。所以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