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毛球是一项以运动技能为主导的、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作为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比对手移动得快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下一拍的战术,可以率先发起攻击,占据主动优势,甚至赢得比赛。因此短距离的专项敏捷性移动的运动表现对羽毛球运动员十分重要。除了短跑运动员需要直线加速能力,现在的大部分的运动项目由于要从静止动作,转变到开始启动、变向移动再到减速落地的一个过程,都需要快速移动和跳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羽毛球项目中的上网、扑球、跳杀以及推球等技术动作都能很好的体现出快速移动和变向及急停。这就说明,快速移动及跳跃能力能够直接影响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启动、变向、急停的能力以及回球质量的高低等。本篇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探究这种训练方法是否对运动员快速移动及跳跃能力产生作用,通过结果来进行探讨与分析。本实验选取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名羽毛球专选生(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将他们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10人。将两组进行8周的训练,每周训练两次(周三、周五),在8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使用Cormax末端释放训练架以及Vertimax速度与爆发力训练台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而对照组只进行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在实验前一周取得实验前测,经过8周训练后再次测试各项测试指标成绩,取得实验后测,然后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测试指标为六项:立定跳远、30米速度测试、屈膝纵跳、羽毛球专项指标测试:直线进退跑、左右两侧折返跑以及低重心场地四角跑。利用Excel和SPSS26.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的结果是:1.对照组在进行了8周训练后,对实验前后测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得出,立定跳远、30米速度测试、直线进退跑这三项0.01<P≤0.05,说明实验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屈膝纵跳、左右两侧进退跑、低重心场地四角跑这三项P>0.05,说明实验前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经过8周训练之后,对实验前后测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得出,测得立定跳远、30米速度测试、屈膝纵跳、直线进退跑、左右两侧进退跑、低重心场地四角跑六项测试指标P≤0.01,说明实验前后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3.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得,立定跳远、30米速度测试、直线进退跑这三项0.01<P≤0.05,说明实验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屈膝纵跳、左右两侧进退跑、低重心场地四角跑这三项P>0.05,说明实验前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通过训练可以得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快速移动及跳跃能力,传统抗阻力量训练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两种训练方法都可以,但是后者的训练效果要高于前者的训练效果。其中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可以使立定跳远、30米速度测试、屈膝纵跳、直线进退跑、左右两侧进退跑、低重心场地四角跑六项测试成绩均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可以使立定跳远、30米速度测试、直线进退跑这三项测试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在屈膝纵跳、左右两侧进退跑、低重心场地四角跑这三项测试上,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明显优于传统抗阻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