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骨替代材料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e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日益成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作为首选修复方式。特别在上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中,患者不仅需要考虑其功能作用,还要考虑其美学效果。本文研究对比Bio-Oss&Perio Glas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方法在2014年到2016年间,选取就诊于安徽省口腔医院种植中心的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20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12人,共植入32枚种植体,分别植入Bio-Oss和Perio Glas两种骨替代材料,并于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上部永久冠修复。手术完成后随访1年,统计种植体存留率。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拍摄CBCT,并通过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s,PES)、边缘骨水平(Marginal bone level,MBL)、唇腭向骨板宽度、患者满意度,评价种植修复后成骨能力及效果。结果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软组织情况较好,红色美学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唇腭向骨板宽度改变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唇腭向骨板宽度改变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的术后6个月至12个月的边缘骨水平改变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Bio-Oss和Perio Glas均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通过比较发现Bio-Oss吸收较慢,有利于唇侧骨壁宽度的维持,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TiO2、Fe2O3等原料的分相作用和变价特性,对由其组成的硅酸盐釉料进行了试验与研究,制成液-液分相的单层花釉,并对花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正> 颅面血管瘤病系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为罕见。国内仅见10例报道。作者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 男,初诊时为18个月,生后5个月发现头大,颅缝不闭合,
室内单芯软光缆生产流程集合了挤出工艺的大部分原理,结构、设备与工艺参数虽然简单,但操作复杂、注意事项较多。因此,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介绍了室内单芯软光缆的具体生产设备
目的:对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20例对照组患者
多年来,语言学家们从语义、逻辑、修辞、辩论等多角度来研究语言的模糊性,逐渐形成了模糊语言学这一边缘学科。模糊语言理论对语言中的许多模糊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为我们提
由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国科学家都在探求减少CO2直接排入大气的对策,提出地质存埋CO2是一项可行的技术方法;另一方面,高纯度的CO2具有较高的民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宜兴市
已经知道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各种直接解法本质上等价于相应的矩阵分解。本文的目的在于:在矩阵分解的基础上探讨线性方程组的几种直接解法都用紧凑格式方法来推导公式,以便理解
目的 :了解肛肠疾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方式的需求 ,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 2 0 0 2年 1月至 6月住院治疗愿意合作的2 6 5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