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平原河网污染地区的主要源头之一,农村人口密度小,分散广,污水难以收集,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到河浜和河流,是造成太湖等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调查,太湖流域来源于农田、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面源的总磷分别为19%、35%和30%,总氮分别为29%、23%和31%。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超过了农村当地水环境的自净容量,使得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所以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已经成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针对江苏农村生活污水和微污染河流特点,本研究在引进日本开发的多级土壤层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结合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及当地的土壤类型特性和可利用农村废弃资源,经过改进,形成了适合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出水达标排放。研究其处理效果、影响因素及最佳操作参数,最终形成高效,低耗,易于管理的农村生活污水反应的工艺。并且通过“厌氧调节—多介质土壤层系统”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探究结果表明:(1)通过小试材料的对比试验得出:系统中土壤混合层中的有机碳源添加物——木屑混合木炭或秸秆,对污水中CODcr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总磷和总氮的去除影响较为明显,木屑混合木炭或秸秆作为有机碳源时对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2.60%、52.30%或68.70%、44.35%。(2)处理能力为20m3/d的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工程的前期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系统对CODcr、TN、NH4+-N、 TP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70%、59%、83%、76%及94%,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