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使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四类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回归发现:女性普遍比男性幸福;年龄的增长也会提升主观幸福感;已婚居民比未婚居民感觉幸福;家庭人口增加会降低居民幸福感;生活水平上升和生活变好都会提升幸福感;党员也比非党员幸福;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能带来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个人健康状况的提升以及对未来预期更加乐观都能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部分因素的影响也表现出来一些差异。具体表现为:婚姻状况、生活水平在低幸福水平上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但是在高幸福水平上差异不大。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家庭总资产更敏感,但是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家庭收入更敏感。家庭就业率的上升在低幸福水平时能增加居民幸福感,但是在高幸福水平上则有相反的作用,而且这种方向的转变在农村居民中发生得比在城市居民中要早。未来的期望对城市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在控制了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差异后发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不存在固定的差异。 对于不同的幸福感水平而言,部分变量的影响大小会发生变化。总体表现为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边际影响随着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上升而减小,而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水平的边际影响在很不幸福到比较幸福的转变过程中不断增大,但是从比较幸福到非常幸福的转变中,经济因素的边际效应会减小。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成为造成居民不幸福的主要原因,而经济因素则是让居民感觉比较幸福的主要原因,但是经济因素的影响却在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从比较幸福向非常幸福的提升过程中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