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机智能叶片气动性能分析与控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机的设计功率与叶片尺寸越来越大。其中,叶片尺寸增大导致了风力机的疲劳载荷与极限载荷增加,增加了风力机的维护成本,降低了风力机的运行效率。在此背景下,研究者们提出了智能叶片概念。本文将重点关注智能叶片风力机的降载与功率控制技术,以NREL5MW参考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对带有尾缘襟翼的风力机智能叶片展开气动性能与控制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为研究尾缘襟翼装置对风力机的降载作用,开发了带有尾缘襟翼结构的智能叶片风力机仿真平台。进而,针对风力机叶片疲劳载荷的周期性和波动性,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的多模型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并设计了 IF控制器,对智能叶片风力机的叶片叶根挥舞弯矩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d-q变换的情况下,IF控制器能够有效减小叶根挥舞弯矩波动,与不使用d-q变换的MPC控制器相比,其控制效果较好。(2)针对尾缘襟翼角度与叶轮功率之间的弱非线性关系,提出了带有输出校正环节的动态矩阵控制方法,以平滑功率为目标对风力机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DMC方法的CF控制器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DMC控制器,该CF控制器在稳定及湍流风况下对叶轮功率均起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3)针对大型风力机存在的疲劳载荷及功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以同时抑制叶片叶根弯矩波动和平滑叶轮功率为控制目标,设计了基于DMC的多目标襟翼控制策略。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策略相比,DMC多目标襟翼控制策略的控制时间较短,控制效果较好,采用该控制策略的尾缘襟翼装置能够有效降低风力机疲劳载荷,平滑叶轮功率。
其他文献
最近,笔者在一次小学青年教师数学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中,有幸听了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感觉耳目一新,颇有体会。请看其中的三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面积的引入  师: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黑板,我在上面画一个小正方形。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涂满色。谁愿意来?  (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涂小正方形。  师:你挺会想的!那么大长方形就请另
对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阴离子的分析表明,海槽区、鲕粒坝相区和漏湖区等不同沉积相带的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多数井
随着高亮度、高准直性、光谱连续可调的同步辐射光源的不断升级,X射线成像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比于可见光和电子,X射线拥有波长短、穿透性强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其在无
总结了大洋锰结核(壳)的形态、构造、矿物组合、元素富集特点,以及区域分布和南极底流活动的关系,采用ICP-MS测试手段对中太平洋海山区17个锰结壳样品和1个基岩样品的稀土元素
在大规模流数据实时处理领域中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集群是一种重要的并行计算系统,对计算速度、能耗和可靠性3项指标都有较高要求.然而各指标互相约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