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同样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进而引发国家赔偿责任问题。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对于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规定并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本文拟对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本文第一章是对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概述,在阐明了与行政不作为概念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之后,笔者认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某种行政作为义务并且具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却未履行义务且已逾期的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对于行政主体的行政不作为行为致使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国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之后作者回顾了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变迁,认为确立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有着重要意义,既能督促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同时也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本文第二章探讨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认定情况。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及实践情况来看,无论其对于行政不作为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有多么严格的限制,都不同程度的在法律、判例及理论上承认行政不作为属于国家赔偿范围内。本文第三章对《宪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及司法解释、最高院批复中涉及到行政不作为及其国家赔偿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虽然在《国家赔偿法》中并未直接规定行政不作为是国家赔偿的受案范围,但是通过司法解释及最高院的批复,实践中对此逐渐开始积极的认定。本文第四章是对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具体分析,主要从主体要件、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行政侵权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但最终的赔偿责任主体在于国家。认定行政不作为的存在要考虑三方面的要件:行政主体负有法定的或行政行为所设定的行政作为义务、行政主体有能力履行作为义务、行政主体未履行作为义务且已逾期。国家赔偿的损害限于人身权与财产权,且损害必须具有确定性、合法性和特定性。因果关系的认定则因结合具体的不作为类型予以讨论。第五章是对依职权的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要件的特别探讨。在作为义务方面,抽象的作为义务必须特定化才能要求行政主体承担赔偿责任。在损害要件方面,必须是可预见的、在行政主体履行作为义务后能全部或部分避免的重大法益的损害。在因果关系方面,应结合案件实际,认定行政主体的作为义务与相对人损害的发生或损害的扩大是否有关系,具体可包括行政主体没有履行预防职责,导致损害的发生;行政主体没有履行制止职责,导致损害的发生以及行政主体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害没有履行制止或消除职责。在受害人自身过错或第三人的侵权行为与不作为共同发生,对相对人造成损害的混合侵权行为所产生的赔偿责任中,相对人不必遵循“穷尽性原则”,可以直接提出国家赔偿责任,在具体数额分担上,由法院根据其在损害发生过程和结果中所起的作用,判定其承担责任的大小。
其他文献
自1998年全国九届政协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以来,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弥补创业企业权益性资本缺口的新的制度安排在国内蓬勃发展,已成为科技创新
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在医学、军事、遥感、计算机视觉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遥感和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图像融合则是在图像配准的基础上,将多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眼表功能变化。方法对从2003年4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
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制度建设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
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券商及保险信托类公司都经历了不同
近年来,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论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不
[目的]评估一种新的小学生用眼行为习惯干预方法对于改善学生用眼行为习惯、以及对于改善学生视力发展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徐汇区为5所小学为干预组,以长宁区5所小学为对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工作须臾不可放弃的基本要求和普遍准则。然而,新闻失实却如痼疾一般,自新闻事业诞生之时起就顽劣地存在着。综观我国新闻界,新闻报道失实已经严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均方差决策方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综合承载力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供需指数比普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中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演示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且不便于直接观测,需要用投影仪。本文介绍的方法,在保留了该教材实验器材的基础上,不须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