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向切开卷管尿道成形(TIP)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外观形态好,近年来日趋盛行。然而大多数TIP手术报道者,对于具体手术病人的选择缺乏明确的限定。本研究主要探讨TIP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适用范围和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5年12月期间,我们收治尿道下裂初治病人171例,手术年龄10月~16岁(中位数3.0岁)。尿道下裂程度按Barcat分型:前型65例(38%)、中间型29例(17%)和后型77例(45%)。手术中根据阴茎下弯病因分类,我们提出了临床上将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程度分为0~4级的方法。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原则上首选TIP手术治疗各型尿道下裂,术后用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或尿道支架管引流尿液8天~14天,门诊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临床评估。少数无法一期完成TIP尿道成形手术者,在矫正阴茎下弯后中转其他一期手术方法或改用分期手术方法。结果:全组171例尿道下裂初治病例中,161例(94.2%)完成了TIP手术,手术时间170.3±34.0 min,术后门诊随访2~61个月(中位数16个月)。手术中测量尿道板宽度为0.6cm~0.9cm (平均0.72±0.06cm),将尿道板纵形切开卷管后,修复尿道缺失长度0.4cm~4.5cm (平均1.87±0.78cm)。129例尿道下裂阴茎下弯彻底矫正,新建尿道口位于阴茎头部,呈纵向裂隙状开口,阴茎外观类似于包皮环切术后的形态,能正常勃起和站立排尿,一次性手术成功率80.1%。1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伴4级阴茎下弯,术后一年阴茎下弯复发,行前尿道延伸再手术治愈。2例(1.2%)术后并发尿道口狭窄,经定期尿道口扩张后治愈。26例(16.1%)术后并发尿瘘,多为针尖状尿道皮肤瘘,其中16例尿瘘位于冠状沟周围,3例位于阴茎体中间,7例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附近。已有14例尿瘘再手术修补治愈。1例(0.6%)术后新建尿道裂开、2例(1.2%)新建尿道口裂开后移,需再手术。各年龄组之间,TIP手术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且手术效果不受尿道下裂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