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汉字灵魂的载体,书法从古至今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键盘时代的发展,提笔忘字越来越严重,中小学生书写水平普遍较低,针对这些现象,普及书法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与各中小学特别强调书法教育,如何有效进行书法教学成为提高书法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探索有效书法教育的措施,本文以桂林市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发掘其书法教育亮点,以此为现今中小学语文课程书法教育作参考。本文总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中国书法教育的历史与传承,从历史发展中找到书法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汉字书体演变与各个时代书家入手,对书法史做出简单的梳理,书法教育离不开汉字书史与书家,因此,进而从古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界限理清书法教育发展线条,分析各时期书法教育的大致发展。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当今语文课程呼唤书法教育的回归作为时代背景,进而阐述语文课程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即语文课程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与育人功能。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大体从文化的认同、传承与生成三方面价值进行阐述,体现语文课程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育人功能即从“启智”、“引善”、“审美”和“修身养性”四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具体说明语文课程书法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具体作用。第三部分对桂林市S小学语文课程书法教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书法特色学校,该小学的书法课程设置较为系统,设置了基础型硬笔书法课程和拓展型的毛笔书法课程并对这两类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安排,中低年级至高年级的课程具有灵活性和科学性;其次,该小学除了使用普遍性的书法教材外,还编制了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出了双线并行的“示范·临写·评价”式硬笔书法教学路径和“指导·练习·欣赏”式毛笔书法教学路径,从教学汉字笔画、结构到章法的过程,遵循书法教学从硬笔过渡到毛笔的书法教学阶段,力求夯实学生的书法基本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因此该小学取得了相当的实践成效,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本部分所作的实践研究试图为当今语文课程书法教育提供一个有效的路径,但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第四部分是对小学语文课程书法教学的思考,从要从三方面进行思考,即从书法教学的主体(教师)、书法教学的方式与书法课程资源三方面进行思考,以更好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书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