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对宿主免疫力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植物乳杆菌JCM1149、短乳杆菌1.2028和鼠李糖乳杆菌JCM20300分别添加饲喂后斑马鱼肠道免疫因子基因IL-1β,TGFβ以及NFκBIα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了添加乳酸杆菌期间斑马鱼肠道菌群的变化;通过攻毒实验研究了乳酸杆菌对斑马鱼抵抗嗜水气单胞菌NJ-1能力的影响。此外,以植物乳杆菌JCM1149和鼠李糖乳杆菌JCM20300分别对乳酸杆菌饲喂30天,对斑马鱼的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等繁殖力相关参数分别进行了检测;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乳酸杆菌对雌鱼脑和卵巢组织中调节繁殖力相关基因leptin, kiss2, gnrh3,lhgcr,bmp15及tgfb1表达的影响;并对卵巢组织中卵母细胞的发育进行观察;通过传统培养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了两种菌在斑马鱼肠道内的粘附情况;进一步对该法处理的斑马鱼所产的子代幼鱼的免疫力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1.植物乳杆菌JCM1149,短乳杆菌1.2028和鼠李糖乳杆菌JCM20300改变了斑马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降低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细菌的含量,提高了疣微菌门的含量;调节了斑马鱼肠道组织免疫因子IL-1β,TGFβ以及NFκBIαA的表达并最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三种乳酸杆菌还提高了斑马鱼的攻毒保护率。2.植物乳杆菌JCM1149和鼠李糖乳杆菌JCM20300均能显著提高斑马鱼的产卵量及卵巢中成熟卵母细胞的比例;且能提高繁殖力相关基因leptin, kiss2, gnrh3及lhgcr的表达,降低bmp15和tgfb1的表达,但没有提高子代幼鱼的攻毒保护率。相比较而言,植物乳杆菌JCM1149对斑马鱼肠道的粘附力比鼠李糖乳杆菌JCM20300的要强,且前者对斑马鱼产卵量的提高效应更高,在停止饲喂后仍可维持该效应较长时间。在停止供应时仍能继续保持作用。以上结果表明三种乳酸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斑马鱼的免疫力,其中植物乳杆菌JCM1149和鼠李糖乳杆菌JCM20300对斑马鱼繁殖性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