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水库溃坝风险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建成水库大坝最多的国家,建国后60年间我国共有3462座发生溃坝,失事率约为4.0%,溃坝灾害一旦发生造成严重的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溃坝灾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采用科学手段识别和控制洪水风险,试图将洪水对人类危害降至最小。  本文根据水利部2009年《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为主要依据,坚持编制标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天津市于桥水库开展溃坝洪水风险分析,分析水库溃坝洪水可能的影响范围,对溃坝失事的影响进行评估,绘制水库溃坝风险图,为水库管理和防汛部门制定预警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工程设计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采用GIS技术构建研究范围数字地形,并对高速公路、铁路、阻水堤防等进行概化,根据地形建立TIN网格;针对水库最大洪水,进行水库调洪演算,确定最大泄流过程;针对渐溃和瞬溃,采用DAMBRK模型分析确定具体的溃坝形式及溃口流量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二维耦合洪水演进模型,确定模型计算范围、网格划分、入流条件、初始条件、糙率选取等模型参数;针对水库最大洪水、渐溃、瞬溃三种情况,模拟计算洪水向下游演进情况,提炼流速、水深、淹没历时、到达时间、淹没范围等要素,绘制洪水风险图。
其他文献
传统的大坝浇筑仿真模型大都使用基于数值的大坝形体模型,这需要大量的形体数据输入,同时形体数据提取过程相当繁琐,而且形体模型是由一些特征点拟合而来,精确性较差。本文基于对
我国是世界水电第一大国,目前自主设计及在建的高坝中,其坝高及泄洪流量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于高速水流的复杂性,以及高速水流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高坝泄流诱发的泄水建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使环境发生变化。在短期尺度上,人类活动造成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文的影响更加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同全球变化的其他要素一样,必然会对流域水文过程产
集装箱运输经过几个过程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间运输的一种常用的方式,而作为集装箱船停靠的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建设,也在全球各地得到了迅速而快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
本研究把植物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载体技术应用于水稻四种转运蛋白基因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sut5z)、细胞壁转化酶基因(oscin3)、单糖转运蛋白基因(osmst4)和ATP/ADP转运蛋白基因(oaat)的多基因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载体构建是通过以pYLTAC为骨架载体,将OsSUT5Z、OsMST4、OsCIN3和OAAT等4个控制同化产物运输相关的基因构建在同一个表达载体上,分别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