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海外收购案例越来越多。我国大型食品企业积极地谋求国际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的联盟和收购,拓展海外市场,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也成为我国大型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文献研究表明,国内的大型食品企业收购的意愿强,数量多,但质量并不高,成功与失败各占一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影响收购与兼并因素比较复杂,既要把握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又要精准的把握与推测企业在跨国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通过对成功收购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国双汇国际跨国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案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一是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之间跨国收购的研究成果,并依据动因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对跨国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形式以及猪肉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有效地分析,探究了我国食品企业在跨国收购中各阶段的主要财务风险等问题;二是以研究的理论为基础,进行案例分析。按照收购工作的时间顺序,分析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合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分析了战略选择与目标企业估值方面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实施阶段从杠杆收购、汇率变动等方面分析融资与支付风险及防范措施。整合阶段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收购工作完成之后企业所面临的整体风险进行剖析,以此评判公司的整合风险并阐述防范措施。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运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来识别和分析风险,在定量的分析方法中主要采用到了财务比率分析法,在整合阶段风险识别中运用到了Z-score动态的分析法,以此分析双汇的破产风险大小;三是在案例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案例对我国食品行业海外兼并案发展的策略。研究表明,加强收购前的战略决策研究、合理的对目标企业估值定价、优化融资结构、正确选择支付方式、快速进行财务、资源整合等能够有效避免我国食品企业跨国收购的财务风险。本研究主要通过案例的剖析,总结收购案中的成功与不足,目的是为我国食品行业的类似企业收购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