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响应分析与损伤评估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线桥具有线形适应性强、造型美观等优点,在我国的公路和城市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连续刚构的形式因为能合理调整结构的受力情况,且避免设置支座,也深受设计者的青睐。近年来,地震频发,曲线桥与相同跨径的直线桥相比震害显著,连续刚构桥也显示出一些自身的震害特点。  本文在总结曲线桥抗震研究进展、常见震害特点以及地震反应计算理论与损伤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一座曲线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分析,研究该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以及对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评估。  首先通过计算对比,选择了脊梁单元模型模拟曲线连续刚构桥的主梁,并建立了演武大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在E1地震作用水平下,通过0~180°旋转激励法确定地震最不利输入方向,对计算模型分别进行水平单一方向地震输入、水平双向输入、三维输入等工况下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对比各工况的计算结果,并比较反应谱法和时程法计算结果的差异。  其次,通过改变曲率半径、桥墩高度、支承条件等设计参数,建立不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研究曲率半径、桥墩高度、支承条件等设计参数单独变化时对曲线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和支承形式对曲线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扭矩响应影响明显。  最后,利用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模拟桥墩的非线性特性,对曲线连续刚构桥进行E2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法(IDA)结合桥墩损伤指标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E2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比E1地震作用时明显增大,IDA方法能全面地反映在不同强度水准的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所处的性能状态,很好地体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埋地玻璃钢夹砂排水管的受力性能、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指出了在我国排水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设计和施工问题。重点针对管侧回填土与玻璃钢夹砂管结构性能等问题进行
在土木工程中,由于设计失误、施工不当、使用功能改变、设计标准提高、建筑物老化、自然灾害及偶然事故等诸多原因,需要对建筑物进行补强和加固。近几年来,纤维复合材料(Fiber R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高层建筑的兴起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开挖工程日益增多。土钉支护结构是国外最先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的新型挡土结构,在
大跨度屋盖结构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基础设施、文化体育场所之中,由于其抗风设计理论的发展滞后于工程实践,结构抗风设计是这类结构设计建造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这类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智能控制的发展为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开辟了新的天地。结构智能控制系统以智能材料和器件的应用为突出标志。可用于制作控制装置的智能驱动材料主要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钢结构尤其轻钢结构得到了飞速发展。外伸端板连接节点作为一种经济而可靠的梁柱连接形式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日益受到重
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声发射与微震监测技术常被用作研究脆性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失稳破坏的工具,它是利用声波或地震原理来探测岩爆发生前岩体破裂的前兆特性,进而对可能要发生的
钢筋锈蚀引起的粘结退化降低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能力,改变钢筋混凝土(以下简称RC)构件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从而危及RC结构的安全。国内外对钢筋锈蚀引起的粘结退化对RC梁
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在我国工程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结构形式的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的难题。本文结合南京奥体中心中央大平台结构,对预应
海洋立管是连接海上平台和海底井口的关键部件,海洋立管在海洋环境中要承受风、浪、流等环境荷载的作用,当海流流经立管时,在一定的流速下会产生旋涡脱落,当结构自振频率与旋涡脱